“春春,做三四串就行,你吃一串,吃多了不想吃饭了。”
谁让徐春春只有裴图南一个“支持者”,所以他的话必须要听。
徐春春的做法是家常版,不能和外边卖的比,不过外甜里酸,也是山楂的创意吃法了。
在周淑娟看来,那就是逗闺女开心,山楂非要蘸糖吃,怕酸那干脆去吃糖好了。
来自亲娘的吐槽,最为扎心,但是有时候家长越不让做,就越想做,做完了就越开心。
她偷偷给了裴图南一个“只有你懂”的眼神,举着自己做的糖葫芦欣赏。
傍晚,周淑娟要带徐春春去王婶家送“祝米”,王婶新得了大胖孙子,她们要去送几个鸡蛋。
娘俩走后没一会儿,裴图南也离开了徐家。
黑石岗村外的大路上,裴图南拦下了一个赶着驴车赶路的生面孔。
一根烟,打听清楚了陌生人是来县城探亲的临省人。两块钱,临省人答应往脸上摸点黑灰,帮裴图南把张胜叫出来。
指挥着临省人把被他蒙在麻袋里的张胜一顿打,裴图南过去补了几脚,对付这种二流子,几块钱就足够了。
麻袋解开,张胜满脸青紫,“求求了别打了,大哥,大哥,小弟赔不是,小弟哪里得罪…”
话还没说完,临省人又把他的嘴堵上了,重新装进麻袋里。扔到裴图南指定的位置。
“好了,你可以走了。”裴图南又给了临省人两块钱。
临省人是高高兴兴,来探亲顺道还能赚四块钱,这一趟真值!
得了钱,反正他也弄花了脸,这几年他不来,谁也找不到他,他也不会傻的到处说。
张胜根本不敢报案,他做了那么多坏事,谁知道是谁来报复啊,一旦报案万一把他牵扯进来怎么办?
说不定是张红那个小娘们儿呢,对,说不定就是张红,除了她,谁认识外地口音的人?
张胜怎么想都是后话,现在的他老老实实的呆在麻袋里,一动不敢动,生怕动了惹人烦,又是一顿揍。
好戏准备好了,现在就差开场时间和观众了,裴图南找来几捆玉米杆压在麻袋上。
第二天清晨,村里炸开锅一样议论纷纷,村井旁边的大树上,吊了一个麻袋,麻袋动来动去,村里人谁也不敢先动,都围着看呢。
有村民来找徐大志处理,徐春春和裴图南自然也要跟着去看看。
“这是什么,图南,小柱他爹,你俩把麻袋解下来。”徐大志指挥女婿和勤快点的村里人。
裴图南和小柱爹一个爬上树,一个在底下托着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