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乎那些乱七八糟的顾虑,他出手如电,又凿了宋粤娘一下,方才笑道,“你不是说对不住我么,这两下就算是我收的赔礼了。”
“哎——你这——刚才不都说——”宋粤娘顿时又气成了个跳豆儿,“刚才不都说没事儿——你——”
一样是涨红了脸,可她这回就要精神多了,再不像是刚才那样蔫蔫的像是霜打的菜叶,方才的尴尬已是一扫而空,萧禹心中一片敞亮,哈哈笑道,“我什么我?难不成粤娘妹妹你还想凿回来?对兄长没大没小,这也不是儒门中人行事哦。”
也不等宋粤娘回话,他一背手,装模作样地往山下张望了一番,“日头都快落啦,咱们还是快回去吧。”
说着,便一马当先,快步下了台阶——暮风细细,吹在萧禹身上,还真使他有了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
#
既然是帮萧大哥儿过生日,那么自然没有分开吃饭的道理,既然是通家之好,大家也就不忌讳了,因宋先生和萧传中师徒,一个在书院还有事,一个又出门去乡治了,因此便是萧明氏带了两个孩子,连萧禹一道,和宋家一大家子分了两桌,团坐了吃长寿面同煮鸡蛋——这都是过生日题中应有之义。
宋家简朴,萧禹是早知道的,还当今日吃饭水准也就和书院的食房差不多,不料只是长寿面、煮鸡蛋,便十分美味,接着上了七八道菜也都是有荤有素,手艺上佳。他久在食房吃饭,并且因为萧传中没带厨师的关系,在县衙其实也吃不到什么好的,今日的宴席,说来也就是在家便饭的水准,可他却吃得比往日在家要更得趣了好几倍,明老安人看了,都不禁笑道,“书院食堂的饭菜,不大好吃吧?”
萧禹先把口中食物咽尽了,方才答道,“确实,不过饮食一道,丰俭随缘,遇有美食便多吃些,家常饭菜也不嫌弃。我们读书人以治学为先,生活小节就不讲究了。”
他是拾人牙慧来装点门面,不料明老安人却听出来了,她呵呵笑道,“这是你先生常说的吧?你倒是都记牢了,随口都能带出来。”
萧明氏不失时机地对明老安人恭维宋先生,“当时还在洛阳,听说小鱼儿住进了书院里,我心底还是咯噔一声——怕他吃不得这个苦,也是奇怪先生为什么特意如此安排。可等到了宜阳一见小鱼儿的面,我就明白了,先生的智慧,真不是我等可以管窥蠡测的,在家里最是娇惯的小鱼儿,不过一个月功夫,什么事都能自己做了,言行举止不知稳重了多少,现在更是随口都是这样有道理的话,整个人境界全上来了……”
她还在滔滔不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