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的小火锅时,这种失落,非一言能蔽之的。
郑珣实在不习惯吃饭的时候被一群人盯着,尤其盯着他的人还是一群仿佛三个月没吃肉的汉子。
“诸位若是不嫌弃,也可尝尝公主按照古籍命人做出来的火锅。”
原来是公主的杰作!州牧府的官员学着郑珣一边涮羊肉牛肉,一边吃得连形象也不顾了,他们恨不得连舌头也吞下去!
不愧是博姬公主,居然连这么好吃的火锅都知道!州牧大人真有福气,他们好羡慕嫉妒恨!
七八个人几乎把小小的一锅涮羊肉牛肉吃得一丁点儿也不剩,这口汤锅实在太小了,他们没吃够……
于是第二天,那些听说了火锅如何美味的官员们来到州牧府坐班,想的第一件事就是中午的那顿火锅,好不容易捱到中午,办公手脚都冰冷的他们和州牧大人吃了火锅后,又精神焕发起来。
其中不乏有官员想套出制作火锅的配方,怎耐公主府的大厨嘴巴紧得很,坚决不说火锅是怎么做的,这其中又以李郡守最是嘴馋。他也曾让家里的厨子做火锅,可做出来的味道怎么也不如公主府的厨子做出来的入味,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吃得不够尽兴。
郑珣知道他们的心思,他忽然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让公主府扬名的机会,所以他暗中叮嘱了那位师傅,无论如何不能告诉别人火锅的配方。
在楚歌的指点下,公主府的两位师傅又相继做出了麻辣火锅、鸳鸯火锅,涮的菜色也是越发的丰富多彩,直把州牧府的官员馋得不行,一些轮休的官员闻风赶来,就是为了尝一尝传说中的火锅,导致州牧府有很长一段时间都非常热闹。
楚歌对此一无所知,她只是为了解口腹之欲,每天吃火锅不亦乐乎,最后公主府火锅的盛名在源州的官员们口中口口相传,一直传到了宣威将军龚壮的耳朵里。
☆、第二十三章
休沐那天,楚歌和郑珣用过了早膳,郑珣就到书房了。
张朝恩踩着点来白芷园,给楚歌念了一长串回京的礼单。楚歌听完后,用和郑珣商量好的话,像模像样的在张朝恩准备的礼单上添了几件礼物,这件事就算是定下了。
距离回京启程只剩下二十多天了,楚歌也不能再偷懒了,该准备的东西她都得心里有数。虽说只是回京过年,也待不了多长时间,可楚歌觉得还是得认真对待,于是原本简单的过年,被楚歌弄得跟搬家似的。
三烟估摸着那些行李至少得有二十几车,楚歌甚至把厨房的一位掌勺师傅列在了跟随人员的名单中,理由是要是她路上想吃火锅,还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