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了起来,皇帝的意思是如果回纥部坚决不把草场交出来,那么就不用跟他们废话了,直接抢过来,同时务必要让回纥部给大陈俯首称臣,保证不再扰乱边境。
龚壮恨不得明天就直接操起他的宝刀杀过去,但皇帝还有明确的要求,由于燕朝余孽在背后给回纥部撑腰,所以回纥部具体的实力不明,最好是把燕朝余孽的据点都给端了,再解决回纥部就会轻而易举。
龚壮对后面的要求踌躇起来,他记得慕容苏跟他说过,燕朝余孽当年带着三万兵马逃走,现在经过这么多年,应该不会低于三万了,而他手里的军营士兵总数只有两万,战马五千,即使加上马场那边的战马,统共只有八千匹。在草原作战,没有战马就会处于劣势,何况他们面对的还是准备已久的燕朝余孽呢。
龚壮陷入了沉思,宋煦见他看完密旨后不说话,就问他:“将军有何看法?”
龚壮道:“此事恐怕不简单,即使我们能从附近的赤州调兵,也必将是一场恶战,还有补给和兵器,现在正是源州的雨季,道路泥泞,恐怕没有半个月是无法到达的。”
而且赤州的军队只会听从赤州州牧的指挥和调度,即使借了兵,到时候军营里就会有两个指挥,要是意见不合,又会延误军情,况且就算他们合作成功了,这军功并不会属于赤州州牧,他最多只能得一点小嘉奖。谁会费那么大的劲儿去做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国朝的军队制度就是这样生硬,这是当年先帝为了防止两州之间相互联合起来拥兵自重而产生的局面。两州之间的士兵是相互独立的,没有联系。
宋煦没想到事情会卡在这里,他们若要以战取胜,确实已经落了下乘,回纥那边肯定早已准备好,他们现在才准备,似乎有些迟了。
两人都沉默下来,龚壮后来实在沉不住气,对宋煦道:“我去跟突厥大汗说一下,他们部落应该也有不少的兵马,既然此事关乎他们的利益,他也不能袖手旁观。”
宋煦想拦住龚壮,突厥部本来就是一个小小的部落,能借出的兵马有限,何必把人家保底的兵马也要走呢。可惜龚壮是一个大力汉子,文质彬彬的宋煦又怎能拦得住,只能任由他去。
等龚壮回来,见他垂头丧气的,宋煦就知道结果不如人意。龚壮说道:“突厥大汗说只能借我们两千兵马,再多就借不出来了。”
宋煦拍了拍他的肩,龚壮说:“要是我们能潜入他们的据点,从他们内部突破就好了。”
宋煦道:“父皇只给了我这些据点的位置,但想从内部突破,我们还得从长计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