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百岁呢。”
皇帝淡淡一笑:“朕的身子朕清楚,人各有命,无须强求。朕倦了,你们今天也受惊了,都回去吧,你也回去吧。”
管长推着皇帝走了,诸位大臣面面相觑,见皇帝真的走了,这才纷纷散了,最后只有宋煦还跪在原地,郑珣上去扶他起来,“王爷,回去吧。”
宋煦任由郑珣拉他起来,他对郑珣说:“姐夫,你先回去吧,我去看看母亲。”
郑珣便没多说什么,先离开了金銮殿。
等郑珣回家的时候,楚歌早已得知了此事,连忙检查郑珣,说道:“你没受伤吧?”
“没呢,别担心。”
郑览郑揽月也跑了过来,嘴里喊着“爹爹”,郑珣把郑览抱起来亲了一口,然后放下去,“我们先回屋吧。”
回到屋子里,楚歌问:“父皇怎么样了?他是真的病得很严重?”
郑珣点点头,楚歌道:“我吩咐厨房给你做了压惊汤,我去给你端过来。”
楚歌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个话题,当初她厌恶皇帝的时候是挺厌恶的,后来知道皇帝对太后很孝顺并且不追究郑珣时,那份厌恶淡去了,如今听到他快去世的消息,说不上难过,似乎已经麻木了。
***
金銮殿的政变过去五天后,皇帝驾崩,齐王宋煦正式登基,是大陈的第三位皇帝,改年号建兴。
这一年,先是太后辞世,接着又是皇帝驾崩,皇后出家,越国公主动交出兵权,西北大将军向新帝请命,要终身戍卫西北边境。
朝廷经过一番整治,新帝大赦天下,并开恩科,亲自主持殿试,挑选了一批优秀的寒门弟子。谢其然被任命为帝师,继续辅佐新帝。
原来的齐王妃受封为皇后,入主长秋宫。而新帝的生母月美人,则被尊为太后,入主长乐宫,先帝的其他嫔妃,没有育子的,都请命出家了,如玉妃、李昭容,则被尊为太妃,继续留在后宫。
新帝登基,国朝周围的番邦部族纷纷遣使者来朝贺,每位使者最后都得到了大量的赏赐回去。
一个月后,博姬公主向新帝请求去公主封号,新帝再三劝阻无果,最后只能答应。
楚歌他们一家离开京城的那天是夜晚,他们只想静静的离开,郑珣都跟城门的守卫打点好了。
结果等他们的牛车来到城门时,那里亮着火把,细看之下,站着几个人。
楚歌和郑珣下了车,宋煦、上官嫣然、宜陵公主、月烟和慕容苏都来了。
“公主。”月烟还是这样叫楚歌。
楚歌眼睛一酸,上前说道:“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