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沈楠枝最初的打算,此番出行后,九月便不会再出海了。
毕竟是第一次出行,各方面需要完善的事情还有很多,也算是个出海人手上一个过度。
但是此时国库空虚,需要更多的金钱涌入国库,才能让慕行徵不再焦虑。
而沈楠枝也同王仁开诚布公地谈话。
王仁觉得此番航海虽然有危险,但若是等到明年四月,航海的空闲时期便太久了。
而且他们出海一年,原本的造船匠人并没有解散,而是在继续造船工作。
虽然造船的匠人中少了王仁这个天赋流,但是造船工艺仍旧在增长。
“况且大宴此番刚刚同海外重新开始通商,若是明年再进行航海一事,着实有些得不偿失。”
听到王仁的话,沈楠枝便直接改变了想法。
如今大宴确实需要更多的金钱充盈国库。
行商一事宜早不宜迟。
“过两日府衙便会发出告示,想要参与九月份海上行商一事的商户,可以去官府填写报名表,提前写明自家准备出海贩卖的品种,这品种有何好处,价格如何?准备贩卖的数量是多少,最好还背上一份样品,让官府的人看得更加精准。”
听到沈楠枝的详细解释,刘夫人方才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安静下来。
按照沈楠枝的说法,九月份出海的商人不再是从南凌或者京都一地单独挑选。
而是向大宴全国各地发起告示,想要参与海运的商人都可以报名。
他们刘家的生意在京都里都没有丝毫名气,只是有几个商铺和一个刚刚和人一起合资的日用品工厂,根本不是身价厚重之人。
一旦开始全国报名挑选,那更是轮不到他们刘家冒尖。
刘夫人有自知自明,因此从沈楠枝这里得到具体的消息后,没有继续打探下去,转而提起了今日京都中热议的话题。
前些日子京都出现了一个以皇后娘娘为原型的话本子,这话本卖得不算畅销,因此看的人并不多。
而且书中内容写得隐晦,很少有人将话本中的女主角同皇后娘娘联系起来。
一直到今日百姓们开始细数皇后娘娘这几年来做过得每一件事情。
书铺的老板逐渐将皇后娘娘的所作所为同自己铺子中卖得话本联系起来,利用广告营销了一番,不过是半天的功夫,竟然将库存都快要清空了。
刘夫人说着从自己身旁拿出了那本书。
“就是这本《我的功成名就之路》你看看?”刘夫人将话本摆在沈楠枝面前,完全没有感受到沈楠枝的尴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