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首页

第425节

二,以及作为三月三倍数出现的六月六, 华夏是真的很喜欢玩这种数字游戏。

天文崇拜和数字崇拜都是原始节日的象征, 其中又以天文崇拜更古老一些。毕竟数字崇拜起源于历法,而历法也是基于天文。

端午节之所以变成后来的样子,是在不断地‘牵强附会’后的结果。比如屈原投江,人们就是把屈原的故事融合进了端午节而已。而类似屈原的例子不是一个两个, 这才有了后世越来越复杂, 也越来越多样(各地都有细节不同)的端午节形式。

七夕节到了汉代基本上已经接近现代人所知了, 比如需要晚上拜月, 融合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变得针对女性——有女性乞巧的功能, 特别重视这个节日的也是女性。

到此为止,非要说七夕节和两千年后的七夕节有什么不同,也就是一些具体的仪式了。很多过节的具体习俗是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不过这个时候的七夕节已经是现代人完全理解的样子了,这是没错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婢女这样兴奋,毕竟这是女儿家们重要的节日。

特别是,在陈嫣的推动下,身边的人越来越有‘过节意识’,现在大家都是非常在意这种节日的…如果不是陈嫣的话,七夕节在长安应该是不流行的,这个节日此时最流行的地区是南阳及其周边…

婢女翻开了一本《岁时记》,按照书中所说的清点祭台上拜访的贡品,确定一点儿不差,这才安排其他过节必备。

《岁时记》是陈嫣自己写的一本小册子,这是‘过节专用指导’。

主要是日子过的无聊了,陈嫣给自己找点儿事做来着——《岁时记》这部书将一年之中所有的节日都记载了下来,并且写明了这些日子最好吃什么、玩什么、做什么!

这里所谓的所有节日,不只是指汉代已有的,也包括这个时候还没有成型,但陈嫣自己知道的节日。

已有的节日不用陈嫣操心,至于那些没有的节日,那也不难。还没有诞生的节日基本上都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原型,陈嫣只要附会一番就行了。有些附会不上的,她还可以编造传说故事。

就像《牛郎织女》的故事编进七夕节一样。

很多时候人记不住乱七八糟的天文历法,对民俗故事却很有传播力,只要听过一遍就能有很深刻的印象。

在陈嫣极尽所能地添加节日之后,一年的时间被分割成了很小的单位…平均两三天就能有一个节日。这还是陈嫣‘手下留情’的结果,毕竟现代人只要有心过节,哪一天又不是节日呢?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

相关小说

从鱼 历史 /
从鱼
春溪笛晓
115670字09-23
海棠春信(重生) 历史 /
海棠春信(重生)
白露栖木
116738字09-29
一曲红绡 历史 /
一曲红绡
鲸巷
" 她啊,越发深入接触她的气息,越发胶得住你的灵魂
123167字04-30
窈娘 历史 /
窈娘
春未绿
114020字09-10
爱意随风起 历史 /
爱意随风起
春风榴火
林以微考上了一流大学,周末全天泡图书馆,在便利店打工补贴生活费,卖出画作换取...
603409字04-27
赘婿 历史 /
赘婿
愤怒的香蕉
武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金辽相抗,局势动荡,百年屈辱,终于望见结束的第...
6247084字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