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著作,不是随便拿来糊弄人的东西。赵尚书和武威将军等负责这本书的官员为了临渊的这一句话,可谓是无比认真。
他们也知道,这本书若是做好,那他们这些著书者也会随着书名流千古,即使是提起书的时候顺带说上一下他们的名字,也都是多少仁人志士苦求不得的。
种种原因之下,就导致这本书的进展十分缓慢,所幸陛下并无要求何时完工,可以慢慢雕琢。
正是因为太平盛世,无大事发生,早朝的时候官员们都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临渊觉得无趣,就很少上朝了。
临朝官员体制十分完善,在无大事需要临渊定夺的情况下,自己就能完整运行。
所以近几年临渊是更加闲了。
这天临渊正闲的没事在御花园中赏花,就见丁平焦急的过来,什么事能让这老狐狸失态?
没等他出身询问,丁平就道:“陛下,有百姓告御状。”
临渊收敛了漫不经心的神态,一双深邃威严的黑眸望过来,“怎么回事?”
伺候了他多年的丁平也一下吓得跪在地上,头颅低垂,轻声道:“回陛下,老奴也是刚得到消息,所告御状的百姓还在刑部。”
极强的帝王威压让丁平静静的趴伏在地上一动不动,仿佛过了几千年又似只有一瞬,丁平就听到他向来惫懒的陛下沉肃的话:“召集百官。”
短短四个字,好像一把利剑携着万千雷霆而来,丁平暗暗叹气担心,陛下这次真的动怒了。
也不怪临渊如此生气,百姓击登闻鼓告御状之前都是要受到刑罚处置的,虽然临渊登基以后把刑罚减轻了许多,但也没人想要试一下这个滋味。
百姓对当官者有畏惧心理,在以前时,都是唯恐避之不及,尽管这几年情况好了许多,官员与百姓之间也亲近了不少,但到刑部大门击鼓鸣冤者也从未有过,现在竟然有人上京告御状,可见事态也多严重,从乡到州那么多的刑部官员竟然没有一人能为他们申冤。
看来很多人都忘了吾的脾气不好了,他们想要见见血,吾也不能阻止不是?
乾元殿中,匆匆赶来的官员一派肃穆,有的人连官服都未换上,有人人衣服扣子都没扣好,也没人敢取笑。
虽然并未了解到发生了什么事,但陛下这次真的动怒了他们还是知道的,记得上一次陛下真正动怒还是在江南贪腐一案的时候,这次不知道……
而知道一点起末的刑部官员脸色青白,更不敢说话了。
“丁平,把人传上来。”
众大臣转头,只见侍卫带着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