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崇神信鬼,图腾中也有白犬,可以说仍是古代犬戎中的一支。戎人有绘画没有文字,因此民间传说很多,古史上的记载却很少。北宋年间,辽国皇帝御驾亲征,统率二十万辽军征伐犬戎,犬戎抵挡不住,几乎被辽军灭尽,余族被迫躲进了茫茫林海。
辽军征伐犬戎之时,没找到犬戎从中原掠去的宝鼎,却得到一个金盒,里边是犬戎供奉的“仙虫”。犬戎祖先以树为坟,树坟即是树洞,相当于犬戎的祖庙。此树古称“椹木”,上连九天,下接九泉,而且树中有树,“仙树”也长在大树洞中。辽灭犬戎之后,余下的戎人逃进了那个树洞,当年戎人掠走的西周鼎以及大批金玉都在其中。但是征伐犬戎的辽军找遍了深山老林,也没找到那棵大树。直至辽国灭亡,“仙虫”落入了旁门左道手中。九伯能帮我们的,仅有这么多了。千百年前的传说,传下来的内容不多,他也是半信半不信。可这些话,不是憋宝的人说不出来。他说他是窦占龙的传人,看来倒有几分可信,他说应该去找“仙树”,那也没错。
但是他这一竿子支得可够远的,支到关外去了!大兴安岭,横跨内蒙古高原和松辽平原,在古满语中,“兴安”意指苦寒之地,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当年辽国的二十万大军尚且找不到犬戎的去向,我们两个穷光棍,要钱没钱,要势没势,要能耐没能耐,该上哪儿去找“仙树”?我们俩自己给自己吃宽心丸,常言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可也说不定因祸得福,不但死不了,还找得到犬戎掠走的奇珍异宝。打定了主意,我和臭鱼一次又一次走进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去找消失在林海深处的犬戎。
第十一章 会飞的宝刀
【1】
有一次,听说苍松岭上有古老的犬猎岩画,至少是一千年前的。放鸟鹰逮猎物是鹰猎,放猎犬打围是犬猎。狩猎岩画在大兴安岭比较常见,但是保存完好的不多。我们决定过去看看,当天问明白路,带了根打狼的棍子,徒步往苍松岭上走,走到林海深处,放眼一望,岭上尽是插天的大树。
臭鱼说:“最近没干别的,成天钻老林子,可遭了老罪了!”
之前我们遇到个放鸟鹰的猎户,他告诉我们走到岭上可以找到那片岩画。岭上岭下不至于迷路,想不到岭高林深,原以为天黑之前可以上去,但是天都黑了还没走到,往前走已经看不见脚下了。
臭鱼他想照个亮,可是往包中一摸,心里凉了半截,没带手电筒。
我也没带手电筒,从背包里找出前两天买的一根鸡爪麻花递给臭鱼。
臭鱼接到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