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所谓的鸿雁席不仅福满楼没有做,还弄了个新茶吸引了大部分游客的目光,锦绣园这次不仅没有福满楼的菜谱,甚是连大厨的手艺和构想都不太及得上。勉勉强强推出来的鸿雁席不仅没有延续百花宴的好势头,甚至让他们连平时的生意都没达到,大中午的时候竟然出现了空桌。
锦绣园的掌柜进了后厢,抬眼便看到自家老板铁青的脸。
“老板……那个杨诚……又来了……”掌柜虽然跟他是好朋友,此刻见他脸上满满都是戾气,不由也有些结巴。
关锦仁沉着脸,低声道:“呵呵,让他进来,我倒要看看他想要什么。”
☆、140商会
一直以来,福满楼虽然渐渐口碑响起来,却也只在餐食一道。大凡衢州百姓说起他们家,大半不太清楚的除外,其余也只会说一句“那家的菜色不错”。
然而当他们开始卖连青紫笋,情况突然就变了。
一个圈子有一个圈子的规则,做饭食的大多都是一两家食楼开着,就算非常出名客人繁多,挣的钱也有顶数。
但做茶却不一样。
先不说衢州府一地,就算沙罗沿岸便有六郡八府,这要是把茶叶卖到大梁各地,那一年的利润就非常可观了。
更何况,茶叶做得好,被选为斗茶的茶商,还能进京面圣。同样是做生意,却不是人人都能见得到皇帝帝君,人人都能担得上皇商这个金字招牌。
福满楼一开始做茶,四面八方而来的视线便多了起来,程维哲跟杨中元早就跟下面人讲了,其他都不要管,认认真真做事便成。
第一日忙碌之后,后面的茶叶一直卖的不错。喝茶不同吃饭,各家串个门,主人家总要拿好茶招待客人,这样一来二去,几日之后福满楼的名字算是彻底在衢州叫响起来。
不仅酒茶卖得更好,就连食肆的饭食也好做多了,整个铺子里里外外都真正开始忙活起来,杨中元看下面人太辛苦了些,便又请了两个小二回来,还给他们加了工钱。
这样,每天才能显得宽裕一些,不用所有人从早忙到晚。
九月底的时候,福满楼这一批的连青紫笋已经卖到了底,三十多斤的茶叶短短二十来天便卖得精光,倒也真是相当厉害。
杨中元把最后的几罐茶叶都收起来,打算年节的时候做礼送人,然后又余出一些散茶放在铺子里专门售卖给堂食的食客,这才算彻底忙完一整个月。
铺子里的茶叶卖完,大家都松了口气,只是后续的茶叶跟不上,他们也觉得难办。
晚上杨中元跟程维哲蹲在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