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里他们又有一批北地的新茶上了铺子售卖,这才真正引起漕帮的注意。
原本他们去岁冬日里便给了漕帮一个人情,帮他们解决了大麻烦,近日里又从北地往衢州运茶,也算是正式同漕帮合作起来。
福满楼开张一年有余,已经成为衢州有名的大食肆了,每到福满楼换新菜品的时节,生意往往火爆得令其他商贾看不下去,却又莫可奈何。
谁叫福满楼的两位年轻老板,手里有真本事呢?
一直到秋日红叶落满地,才第一次有外地茶商寻了过来,说要代理售卖他们家的茶品。
福满楼的茶品,贵一些的全部都是一等,便宜的茶也都用最好的叶子,无论买多少,也无论买什么品级的茶,回到家冲泡开来,没有一个叶子是坏的,足见其诚意跟用心。
加之他们包装精巧,足斤足两从不短秤,每每上新茶品也连带着推新菜,这样一来二去,彻底把名声打了出去,也让外地的商人们知道了衢州这新的茶商。
他们如今在北地有一个茶园,在衢州有三个,前日里甚至跑崇岭山脚下也买了几十亩地,等着开春栽种新茶。自家茶叶够多,底气也足了,所以有人上门谈合作,他们两个也没有一口回绝。
只是晚上回了家里,倒是仔细商量了一番。
茶商最赚钱的不是茶馆茶楼,而是卖往别地的成茶。他们当然知道这一点,找人合作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找谁,怎么找却相当重要。
晚上两个人哄了儿子睡觉,这才一起躺到床上,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今日来的张老板怎么说?”
第一个找上门的货商是直接到了主店来的,那会儿杨中元正在分店忙,所以没赶得及一起见上一面。
程维哲用布巾帮他擦拭头发,道:“他倒是挺有诚意的,之前夏兄不是给过咱们一个外地的货商单子?他们家在上面,是淮安最大的行走货商,在郡府里生意相当好。”
听到夏君然的单子里有这人,杨中元就放心了,整个人仿佛没骨头一般,软软靠在程维哲身上。
“看看他到底什么意思,如果他想代理整个淮安的成茶,那便给他。”杨中元道。
程维哲今个下午回来便先沐浴了,所以头发已经干了。杨中元忙到晚饭才回来,吃了饭又伺候小少爷入睡,等到月上中天才得了空休息。
他有点困,可程维哲却坚持要给他擦干头发再睡,杨中元只好有一搭没一搭跟他谈着正事,也好让自己清醒几分。
“既然有了第一家,后续可能还会有很多。大梁幅员辽阔,只要咱们成茶够,把招牌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