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忽明忽暗的亮光。当爹娘的哪里会猜不出,儿子睡不着抽烟呢,能为啥愁的睡不着?想媳妇想的呗!
荷花村里大多数人,在得知莫老太太的孙女离婚了,夫家连孩子都不要,就这样把母女俩扫地出门!无不恨得咬牙切齿!有人欺负她们的“姑奶奶了”那还了得!
别看小小的荷花村只有三百多口人,南边高坊两千多口,北边的谷庄也得一千有余,东边的王堂,西边的棠林集哪个不都超过一千多号人去?小小的荷花村被强势包围在里面,从土改那会,周边村几个村支书一嘀咕,就以人口多、生活艰辛,土地、牲口分配不均,容易引起村民内讧为借口,找到镇上领导,强烈要求瓜分荷花村的土地。
还没等上头松口,荷花村的全体村民、拖家带口、小孩哭、女人闹,堵在镇改委讨个公道,说荷花村祖祖辈辈扎根在这里,解放前给地主家扛活,种的就是荷花村这一圈的土地,现在地主被打倒了,土地分给了村民,应当应份!不是荷花村的土地,荷花村的人不眼馋也不眼红,只要是属于荷花村的土地,外人一块地角都抢不走!你们地少活该!谁让你们闲着没事拼命生孩子!谁让你们毫无限制毫无条件地接受那么多逃荒回来的亲戚!
荷花村的前任村长,大串联那阵,那可是受到最高领导接见的,这个精神矍铄的老头,颇有魄力地,将手一挥:“镇领导解决不了,我们荷花村村民直接去tian an men喊冤去!”
最后结果是:周边村民每人一亩良田、半亩盐碱地。而荷花村的,每个人四亩良田,盐碱地没人要,都栽上了杨树,成材了,卖树的钱,全村分!
有一首歌怎么唱的来着:团结就是力量!荷花村的人历来如此,村子里鸡毛蒜皮的事情也不少,两家娘们跳着高骂架,互相挠脸的也不是没有。但关键时候,总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村里人,上过学堂的不多,他们淳朴、善良、心思简单、就像看电视一样,从来只分“好人”、“坏人”他们道德底线不高,你给我仨瓜我回报你俩枣,你踩我庄稼,我毁你幼苗!做人就要恩怨分明,前一刻是兄弟亲亲热热、勾肩搭背、吃吃喝喝,下一刻翻脸不认人掀桌子、扔板凳,分分钟的事。
她们有可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块说着谁家娘们不孝顺,谁家娘们爱爬墙,谁家媳妇儿爱买新衣裳------这是农村女人除了下地干活,茶前饭后的日常生活。因此而衍生的扯皮、骂街、打架也偶尔发生。最终结果也就是憋个仨俩月不搭腔,过后照样“妹子啊”“嫂子啊”“婶子啊”的亲亲热热一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