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都靠他们自己去拼。”后来董初也争气,自己找到了工作,虽然不是父母期盼的铁饭碗,但是也算得上温饱富足。
董末看着此时还行动矫健的姥爷,为他觉得有些不值,一辈子就一个儿子还摊上个那样的儿子。上世姥爷因为高血压慢慢诱发了各种疾病,这一世,董末一定要让姥爷活的久些,舒服些。据董末这两天的观察,姥爷吃饭口味比较重,嗜盐、嗜辣,更是对于肥肉有种偏执的喜爱。姥爷的孩子都知道姥爷喜欢肥肉这个癖好,几乎所有孩子回家都会去买二斤肉还是很肥的那种孝敬姥爷。而这些都是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再加上长年累月不是站在讲台上,就是伏在案边,姥爷的运动少的可怜。于是,每每跟姥爷回姥姥家吃饭的时候,董末都磨着姥爷去去这里,到到那里的,希望姥爷多走些路,吃饭的时候更是各种撒娇卖萌,说要帮姥姥往菜里放盐什么的,还幼稚到把姥姥的盐罐儿藏了起来。姥爷一开始吃着明显淡很多的饭菜一直皱眉头,以为是小孩子的淘气缘故,过一两天就好了。慢慢的久而久之,菜变淡了也就不说什么了。
就这样平静的过了一个月,这段时间里,董末和董初跟着姥爷学了很多,两个小孩子开始抓起毛笔,每天用着两个小时时间去学写毛笔字。姥爷对两个孩子的评价是一个太闹,一个太急,所以让他们写毛笔字收收性子。董末上世与姥爷的接触不多,只是在姥爷生病后住在她家里的时候才多了起来,那是的姥爷已经不像现在这样博学睿智了,自然也不知道姥爷写了一手好字。
然而书法这种东西不是一日而工,所以一个月里两个小孩子一直在练习着“一去二三里,烟波四五家”。毛笔是姥爷赞助的,纸呢则用着旧报纸在联系,宣纸是精贵的东西,由不得小孩子瞎折腾。每周姥爷会抽出一天时间带两个小的出去逛逛,虽然不能去游乐场玩什么的,但是和姥爷走走乡间小路,看看黄昏日落,听着姥爷慢慢的念着诗句,一切过的悠然而美好,董末很享受这种生活。
至于董初,一开始是极不乐意的,相应的草丛里的蚂蚱更吸引他,后来看着妹妹好学的样子,决心要做个好哥哥,也慢慢的开始同董末一道了。其实对于小孩子学东西而言不能逼着他去学,相反如果有个小孩子一起,慢慢的形成一种良性进展反而更容易让他融入到学习中。董初就是这种类型的孩子,你逼着他去学习,相反有董末在旁边他会更愿意学习一些。姥爷看着两个小孩子愿意学自己也教的更起劲了,除了每天习字。姥爷还找来了小学的课本开始教两个孩子知识,启蒙早一些,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