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好,将来和人打架的时候有一个愿意无条件陪着挨打的主儿(孩子你在想什么啊)。
小学生涯在一点也没有波折的情况下开始了。董末没准备带着董初和张铮跳级什么的。一来,觉得自己真的没必要遵从所有重生者的潜规则,充当各种伪天才儿童;二来,董末觉得小时候的基础很重要,没必要保苗助长。张铮董末不知道,但自己哥哥还是知道的,根本不是愿意下苦的主儿,如果直接跳级的话,可能会跟不上大家的进度的,他本身却是个好强不刻苦的人,其实也挺矛盾的。董末想了想,其实身边大部分人都是一个矛盾体,不过这是因为大家自身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矛盾,才让每一个人很是鲜活。
这半年里面,二姨买下的商铺基本上已经装修完成了。二姨很高端的预测到了将来的家私市场美好的前景,果断的成为了当时全市唯一一家专门卖家私的大商场。大家平时习惯与自家购买木料然后让木工帮忙做家具,可是当木料越来越少,越来越贵,加之外来的新式的冲击,二姨的商场一下子成为了整个小县城有名的地方。95年市政度真的搬迁了,那块地方旁边的平房也随着市政府的搬迁而被改造,一时间那片的房价上扬不少。最近董妈也面临这一个抉择:辞职还是继续在厂里面做。
那个时候还不兴跳槽这件事,其实说是辞职更准确些是内退,就是在退休年龄来临之前,提前退休,不过还是要等到退休年龄才可以真正享受退休金之类的,不过每月厂里面会给一定的内退费。 而使董妈面临这个抉择的正式二姨。二姨的摊子一天天支起来了,二姨可使了各种手段拉倒投资之类的,这样就急需一个财务人员。一般的私人性质的地方都会觉得外人不可靠,一定要一个信得过的自己人在里面。于是二姨就想到了董妈这个现成的会计,董妈虽然不是专业出身,但是做了一年多个大概也是懂了的,至于其他财务上的事宜,二姨说现在刚刚开始还事情并不多,董妈还有时间可以继续学习。二姨开给董妈的条件是分成,本来这里面之前就说好了有董妈的五套商铺的,现在只不过作为一种投资的方式,二姨很厚道了给了董妈一成的分成。但是这一成的分成一点也不少了,这时候基本没有什么竞争者,几乎可以说二姨垄断了这个城镇的家私行业,大家买了或者建了新房子想到买家私绝对来的是二姨这里。
“妈,你就去二姨那边吧。又不用每天规定时间的上下班,可以多陪陪我们的。”这个董初,董初自是不会自己想起来说这些话的,而是在董末的威逼利诱才开口的。
“就是啊,妈,你在厂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