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习文练武。
七岁深冬随名士返京,居别院学艺。名士严酷。
十一岁,随家人迁至西域,居别院。
十四岁,祖父病故,回府,次年入沙场。
穷乡僻壤,山中,别院,西域别院……顾云筝留意到了这些字眼,看出霍天北很多年过的是近乎封闭的日子。
她近乎迫切地看下去,找到了答案:
四至七岁无下落,家人起初寻找,月余后罢手。
被指为生母与人私通所生,纠缠多日方获清白。
祖父弃,不允寻其下落,任其自生自灭。
名士不齿其祖父行径,隐瞒四人下落。
唯霍天逸执意寻找,与蒋、沈、郁三家多名人手游走民间,历时整三载。名士感于霍天逸顾念手足,至此四人方能返京。
数年不过三五人相伴,有家不能归,在世不入世。
**
字句不含情绪,冷静叙述。细想之下,却是令人止不住酸楚感慨。
顽固腐朽的祖父、将门中一些巧合、脾气古怪的名士,酿就了霍天北与其余三人漫长的孤绝岁月。
霍天北的祖父,就因为命硬这个莫须有的理由,让他历尽黑暗、残酷。
至残酷,不是被世人离弃,是不得亲人善待。
毫无保留地给霍天北亲情之暖的霍家人,似乎只有霍天逸。
不难想到,先太夫人被指与人有染,就算是后来洗清嫌疑,多少还是会让老太爷与老侯爷耿耿于怀,霍天北很难不被连累。
而造成这一切的,除去老太爷的冥顽不化,嫡庶之争必然也是导火索之一。当初霍府长子、次子都是庶出,本就是名门大忌,隐患早已埋下。
怪只怪,先太夫人斗不过一群乌合之众。
理智上可以分析得头头是道,在感情上,顾云筝还是困惑不已——便是她对他无好感,亦不可否认他罕见的俊美,儿时不知该有多招人疼爱——霍家人都怎么了?居然也能狠下心?难不成就是因为生得太出众才从一开始就让人忌惮的?
美色误人,偶尔也害己。她也只能想到这个解释。
霍天北直到最近才开始详查陈年旧事,之前是无从下手,还是不愿触及。她手里握着的,是他不愿示人的一段殇痛。
意识到已在霍天北幼年、少年经历中内心挣扎许久,又已行至半路,顾云筝连忙凝神看下去。
看到了他的至亲先后离世,看到了他历年来的骄人战绩。
顾云筝快速地翻阅着纸张,找到了她最关心的时间段——
元熹三年,西夏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