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饕餮殿下发了话,四郎不敢东问西问,非常识相的老实睡了。
————————————————————————————————————————
赵宣不是来参见京考的。他家世代书香门第,祖上出了许多大官,他的兄弟好几个都先后考上了进士、明经的功名,唯独他,天生就对四书五经这些科举的学问不感兴趣,反而爱看些农商水利的书,也不爱做诗文,很愿意看些志怪传奇。
前几年他父亲看他实在不成材,干脆将其扔到了松鹤书院,希望这所荆州府著名的书院能够正一正自家这个不肖子的性子。
谁知赵宣到了书院依然我行我素,虽然同辈都看不起他的不务正业,他也不以为意。
这次他当然不同于其他三个,并不是被荆州府推举上来的贡生。而是奉他爹之命,前来汴京拜访自己的大伯父。谁知到了京城,才发现伯父几个月前就被外放了。
不用见严肃的大伯父,自己也知道自己很不争气的赵宣偷偷松了一口气。
这几日就有些无所事事,见汴京城歌舞升平,就日日出去寻访游历,打算等到秋闱结束,再和落榜的同乡一道回去。
这天他从外城的净元观回到下榻的地方,见同住的何生又出去结交应酬,就打算自己先洗洗睡。
刚脱去外衫,就听见外面响起了“笃笃笃”的敲门声,他以为是店里的小二过来送热水,就大声吩咐:“门没锁,进来吧。”
敲门的人没有回话,也没有人推门进来。过了一会儿,又响起了“笃笃笃”的敲门声。
他二人住的这个房间不大,家具摆设只有一个红漆木衣柜,一个带一面铜镜的梳张台。另外就是他和何生一人一张床。
虽然简陋,但是好在干净整洁。
秋闱期间,各家客栈的房间都很紧张。他和何生带的书童都只能住在城外的大佛寺里面。
因为身边没有人伺候,赵宣只能自己背对着门铺床。
此时听到敲门声,赵宣又道:“是来送水的吗?进来放门口就行。”
谁知还是没有人回应。
赵宣再好的涵养也有些恼火,自己气冲冲的过去打开门。
门外是空荡荡的走廊,并不见店小二的身影。再四下一望,同住的几个书生也不知回来了没有,各间都是紧闭着房门。他左右看了一下,颇有些疑惑的走进了房间。没有注意一道血脚印也随着他延伸到了屋里。
赵宣关上门的时候就觉得一阵阴风吹来,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又想到何生还没有回来,就没有上门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