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经理盛永能,也是长江实业内部,李嘉成最信任的人之一。
“也对,以现在地产市场的情况,再过几年,和记黄埔的价值,足以让任何人眼红。”李嘉成叹息着说道:“可惜,要是我们当初能够收购就好了。”
“陈志文敢收购和记,甚至后面还合并了黄埔集团与屈臣氏,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红牛饮料能够在美国市场大卖,每天产生的现金流足以让香港任何公司眼红,银行也是看重这一点,才默许和记被他收购,否则,不要说我们,就是地产五虎加起来一起收购,都不一定能成功,债权银行那边根本通不过,就算通过了,我们也会背负极大的负债,资金这么匮乏的情况下,我们也没能力来重启和记的那么多地产项目,最后极有可能被拖下水。”盛永能摇了摇头说道:
“据我所知,陈志文在收购和记后,还额外从海外调集了3亿港元资金进入和记,也就是说,就算我们不与和记合作,陈志文也有能力短时间解决和记的负债压力,让和记的项目重新运转,资金重新流动。”
“也在我预测之内,没有足够的把握,陈志文这个人不可能强行收购负债这么严重的和记,更不可能还在负债的时候就进行私有化以及合并子公司。”李嘉成点点头说道。
“有了足够的资本,就可以稳住和记,他与我们一样,看好地产市场与股市在未来的复苏,现在就只剩下等待了。”盛永能有些感慨的说道:“真要是地产市场恢复到72年底的状况,陈志文这一次的回报,就能赚几十亿港元了,香港历史上,可真是前所未有啊。”
“可惜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本。”李嘉成叹气说道:“如果我早生十年,十年前就有现在的资本,那绝对可以收购和记,甚至当年的恒生银行也不是不可能。”
“是啊。”盛永能赞同道。
“好了,不说这些没意义的事了。”李嘉成笑了笑,说道:“我们与和记的合作,现在有多少项目了?”
“一共正在开发的有11个项目,还有16个项目还在商讨收购价格,和记那边要价有点偏高,我们还在谈。”盛永能回答道。
“他们要多少?”李嘉成问道。
“比我们的心理底价要高10%。”盛永能说道。
“那稍微谈一谈,我们让个5%或者6%,先把项目拿下来再说,拖的太长,时间也是成本,还有,现在地价开始上涨,拖一个月,可能就不只5%了。”李嘉成想了想说道。
与和记的合作,双方早就定下了哪些项目可以合作,随后双方再单独定下自己的价格后再重新谈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