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冷淡的目光在小李氏的身上掠了掠,嘴角微微勾起:“这世上的事只要用心大约就没有办不好的,若有不会的,你二弟妹素来便是热心人,也是可以帮把手。”若小李氏是只小狐狸,周老太太便是只修炼成精的老狐狸,四两拨千斤地便把小李氏的话给推了回去。
二太太梁氏素来便是个会做人的,此时便用帕子掩着嘴打趣道:“瞧着大嫂这样体贴,可是昨儿得了大哥不少好处?”
作为新媳妇的小李氏含羞带怯地低下了头,太夫人却是笑骂了一句:“就你这嘴快,油腔滑调的,连嫂子都敢打趣。”末了转头又和小李氏说道,“你二弟妹就是这样一副脾气,但她人却是极好的,左右都是一家人,很不必和她客气。”
小李氏连忙应了声“是。”
三太太卫氏从来都是不吭声,太夫人便也顺理成章地将她撇下了。
众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小李氏说了要把周清华接到自己院子里的事,又十分小心地和梁氏一齐奉承了太夫人许多,见太夫人面露疲色便也体贴地告了退。
因小李氏在太夫人跟前已经汇报过了要接周清华到自个儿院里的事,动作也十分神速,第二日便差人来接周清华进来,还特地又选了几个新丫鬟伺候。
周清华不仅生活条件一下子上了一个台阶,更是有幸在当晚见到了神出鬼没的亲爹周老爷。
坦白说,美男子就是赏心悦目,虽然周老爷态度冷淡,但周清华对他的印象还是保持在了水平线上没使劲往下降。
周正声看了眼立在跟前的周清华,抬手拿起茶盏喝茶,大约是觉得茶水太烫,他只喝了一口便搁了下来,微皱眉头问道:“身子怎么样了?”
周清华老老实实地朝他行礼道,经过一轮演练,她的动作流畅许多:“多谢父亲关心,已经大好了。”
周正声放下茶盏,打量了一下她的面色,便点头道:“既如此,明日起便照常去闺学吧。人生在世,知礼才能明事,明事才能立身,你既入了闺学就要一心向学,多学多思,不可懈怠。”
一般来说,周家儿子三岁启蒙识字,女儿则是四岁,五岁起便要开始正式学习了。这年头没有幼儿园或者小学,周家的闺学乃是周家特意重金请了几位先生专门教授周家的几个女儿的。除了前头的周涵华是陪着公主学习的和后头二房只有两岁的周墨华之外,周家大房的周芳华、周清华和周雅华,二房的周梦华以及三房的周容华都是在这里学习的,简直是一个自办的周家小学堂。
周清华因为得了一些前主的记忆,对这些也是极为看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