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庆王赵辉只有五个嫡出儿子,其余全是庶出,这样看来一定是赵信书他们这几个人掌握了王爷的遗产,在自己面前哭穷诉苦不过是为了利用自己还有穆书燕在宫中的地位得到封号爵位而已。
穆书榆想到这儿觉得有些心寒,自己一心一意为他们担忧,甚至不惜得罪秦承释,结果换来的却是这样的对待,真是不值。同时也想起来那天秦承释说自己妇人之仁这句话,难道说他早就知道王府并不穷,所以才不肯赐赵家封号爵位的?
这说不通啊,赵家有钱并不应该影响到这件事啊,可以说这根本就是两码子的事儿,秦承释为何要混为一谈?除非……,除非赵家是非常有钱,而且有钱到能让秦承释对之产生不满的程度了!
穆书榆现在是特别庆幸自己的脑子总算是正常发挥了,这些日子她都被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搅得有些糊涂了,自己就应该像这样时刻牢记所处环境之险恶,凡事都要多想想,凡事也都要多防范,不然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
在心里自夸又自得了一会儿,穆书榆又让那几个婢女往后要更加细心地去打听各处的情况,无论发现什么事儿都要报上来,做得好的还有重赏,那几个丫头立即答应着,觉得这还真是个不错的美差。
“太妃,王爷的这几个儿子居然如此混帐,真是枉费您的一片心了,您在这里省吃俭用,他们却过得滋润逍遥,这还像话吗!”如意气得不得了,等那几个婢女出去后便恨恨地说道。
穆书榆轻轻一笑:“不用气,对我好的我自会百倍回报,对我不好的我也必会千倍奉还,看来他们是都当我这个太妃是废物一个了。”
王府之巨富能让当朝皇帝猜疑不满,除了危及皇权之外再没有第二个原因!穆书榆想明白这一层关系后,又回忆了一遍事情的来龙去脉,想到王爷死后秦承释的态度,如果他要是稍微对平庆王有一点顾念之情也就不会那样轻浮地对待自己了。
现在的问题是要是王府真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自己该怎么办?穆书榆只知道无论王府出了什么事,都万万不能让自己与穆书燕受牵连,要不到时说不定整个玉浮都要跟着担罪名。
渐渐地穆书榆心中形成了她自认为比较靠谱儿的猜测,那就是秦承释不赐封号爵位一方面是为了削减王爷的权势,毕竟平庆王是争战杀场的有功之臣肯定有一批死忠的部下与党朋圈子,再一个也有可能是收回封地之后便可以逼迫王府之人动用王府根基,情急之下说不定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来,这样秦承释便能利用这个机会抓住证据根除掉祸患,平庆王连大婚之日都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