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隔壁靠实打实的分数线招学生的一中二中,更别提学科竞赛这种又要脑子又花时间精力的东西了。
所以以前的三中并没有专门设置竞赛辅导。
但架不住前两年一中出了一个数学天才,一路过关斩将从省赛打到国赛,从省队跳到国家队,最后还在国际比赛上拿了名次回来。
这一下可把一中的校长激动的呀,听说硬生生在三中校长面前嘚瑟了大半个月。
然后,三中也有了竞赛辅导。
好在学校也知道自家学生的水平,倒也没搞出什么必须出成绩的硬规定,只是财大气粗地拨了款,教得好有奖,考得好更有大奖。
只是到目前为止,三中在竞赛方面从未出过什么成绩,也就是这一届的孙平知算是个不错的苗子,才让兼带着辅导竞赛的胡老师上了点心。
“这样吧,若你真有兴趣,一会儿吃完饼到我这儿来做张卷子吧。”胡老师摘下眼镜笑得十分和蔼,“当然不做也没关系,全以你的兴趣为主。”
其实说这话的时候胡老师还有点心虚,别的人不知道,他可最清楚不过这一届的各科老师包括整个学校对顾安宁抱有怎样的期待。
数学竞赛这四个字听上去轻松简单,可在这其中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更何况顾安宁还有英语这一个短板,若是想要在她身上实现学校冲击省状元的野心,让她分心在数学竞赛这个深不见底的坑里委实不是个好选择,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可胡老师没想到的是顾安宁听到这话后毫不犹豫地点了头,语气里甚至带了些迫不及待:“十分钟,我十分钟后就过来做卷子。”
一小时后,顾安宁第一次交了空着一半的卷子。
她的脸红通通的,低着头将手里的卷子递给胡老师。
数学竞赛题是个十分冰冷却又很有意思的东西,就像是谈恋爱一样。
它的冰冷在于你不能猜也不能蒙,读完题目再思考上两分钟,基本就能确定自己要不要放弃这一题了。
不会就是不会,考试中的数学题同喜欢一样,从来都是强求不来。否则就算你顺着自己的思路硬啃到底,最后也只会离正确的答案越来越远。
但如果你看完题干觉得有戏可以一试,结果就十分有意思了。
因为你会在通往答案的路上发现解法远不止一种,数条通畅大路供君选择,你甚至还可以每条路都走走以便相互验证,确保最后胜利的果实终将归入你的怀抱。
五十五。
这是顾安宁这张卷子的得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