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咫尺间(六)
有几个跪在最后排的臣子慌忙给我磕头让道,前面的那些尚未发现我,每个人的视线都落在最前排的许相和宁国舅身上。朝中敢在这种场合吵得不可开交的也就他们两人,争的无非是池州的守与弃。
我听了片刻便皱起眉头,宁国舅将放弃池州的理由圆得冠冕堂皇,说什么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然后以三面包抄之势一举歼灭慕容安歌大军。但在我听来,不过是为了他的怯懦找一个借口罢了。
史清和明轩都曾说过,这次定远叛军集结大军入侵大周,如果池州失守,大周士气将遭到极大打击,慕容安歌必定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因此池州最后那晚明轩才会一醉方休誓死一战,当他被调回襄城后,史清才会选择留在池州与许遣之死守。
我冷哼了一声,径直朝两人快步走去。
许相第一个瞧见我,立时停止争吵,口称“长公主殿下”,朝我行了跪拜的大礼。他身材较胖,行礼行得颇为吃力,却很是恭谨。
我与朝中大臣一向没有来往,与许相也只有几面之缘并不相熟,但见他谦恭的模样,又想起许遣之为了大周委曲求全的举动,也定然有一份他的教诲在其中,顿时对他生出好感。他虽生得臃肿矮胖,但看在我眼里却很是顺眼。
相较宁国舅,虽然生就一副宁家的好面庞,身材颀长高大,但我却越看越嫌恶。他见到我时也没有好面色,虽然亦行了大礼,但眼神颇为倨傲。
也难怪他目中无人,虽然皇嫂已经失势,但宁家在朝廷的羽翼已丰,连襄城外精兵主将都是他们宁家的人。皇兄采取宁国舅的意见,一方面是出于各种利害关系的考虑,另一部分大约也是因为对宁家有所忌惮。
我见文武百官都安静了下来,清了清嗓子道:“你们一个是丞相,一个是国舅,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在内苑如此争吵,不觉得有失体统么。”
许相慌忙磕了一个头,道:“公主教训的是,微臣方才与国舅略略争论了几句,但一想到遣之此刻正身陷池州,随时可能为国捐躯,说话便失了分寸。
“微臣昨日探望遣之妻小时,无话可慰,唯有四目相对泪长流。想那池州将士谁没有父母、没有妻室儿女,将心比心,他人的父母和妻小定然也是这般心急如焚、肝肠寸断,倘若此刻放弃池州,任几万将士及无辜百姓困死池州,我等于心何忍,又有何面目面对大周百姓们!请长公主明鉴!万万要劝得陛下收回圣谕。”
“哼!”宁国舅冷哼了一声,“圣谕昨日已经拟定,如何能收回!许相难道以为陛下的金口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