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你这孩子辛苦了,平常还受了那么多委屈。”
抱琴没沉住气,下意识看了看旁边站着的李纨,似乎有点不太高兴的样子,家宴好像是李纨带着几个老嬷嬷准备的。
那边王夫人已经将元春扶了起来,说:“行了,去给老太太磕头吧。”
元春带着抱琴先走了。
等到她两人出门,王夫人脸色一沉,“这大过年的,我也就不多说你了。你看看,真以为旁人都不知道吗。”
李纨刚想解释些什么,就被王夫人打断了。“离了抱琴,你能陪着元春进宫吗?”颇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唉,王夫人叹了口气,“要不是她出身不好……”后半句不能说出来,尤其不能在儿媳妇面前说出来。“罢了,去老太太屋里吧。”
老太太那边已经准备好了磕头的垫子,上面还裹了一层红布。
抱琴跟着元春给老太太磕了三个头,老太太扭头问鸳鸯,“这就是那个丫鬟?”
抱琴从两年前就开始跟着王嬷嬷学规矩了,老太太不会不知道是她要陪着元春进宫的,所以这话是说给她听的,于是抱琴又跪了下来,“回老太太话,我一定伺候好小姐。”
贾母很是慈祥的笑了一笑,“不错,是个伶俐的,赏。”
鸳鸯从旁边的盒子里拿了个十两的红封给她了。早上老太太就跟她说好了,要是不说话,就只给五两,老太太要是开口了,就换成十两的。
这事儿抱琴不知道,她这回正算着她家的赎身银子呢。
伺候元春两年多,拿的都是一两的月钱,这钱赵氏没要,说是给闺女练练手,将来总归要自己当家做主的。
元春的大丫鬟很多开销都能走公帐,所以这银子两年下来还剩下十七两,加上今儿得的三十五两,还有平常一些零零碎碎的赏赐,元春赏给她的几根细簪子,凑起来也有小一百两了,不过赎身还是不够的。
荣府有下人赎身的先例,丫鬟小厮都是五十两,年纪大一些的好像是三十两,不过这都不是家生奴才,所以抱琴估摸着至少得两百两,才能将她们一家子赎出来,而且钱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难道她一家子七年还攒不齐两百两了?关键是王夫人会不会放人。
正想着,旁边的尤氏说话了,“这是昨晚上给上菜的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