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催的卢慎就遇到了这么个难题。他在克服之前因家庭问题而起的各种困难的时候太过用力,一不小心就克服过了头,取得了比他长二十岁的人都不一定能取得的成就。为了平衡起见,他还得继续做他的礼部尚书。
哪怕李、霍继续辞职了,把楚源提上来,都得让他再窝礼部去的。直等到熬过了四十岁,再等着做丞相。这样看起来,好像也不错,但是要记着一条:在等待的这些年里,不能行差踏错,做不符合丞相身份的事情。没有丞相的尊荣,却要受到同样严格的要求,一个不小心,就做不成丞相了。
所以,无论什么人看卢慎,眼角里都带着一点怜悯,惨,真是太惨了!这样的生活,真是太折磨人了。连颜肃之都有些不忍心,又不好让他就这么正式位列仙班,修成正果,差点要借个由头给他加点封户什么的了。
颜神佑的建议,正好解了眼前的困局。在两道台阶中间,硬给加了个板凳,踩一脚上去,显得高了一点。政事堂里也有了这么个年轻人来打杂,缓解了人员不足的窘境。
李彦等人听了颜神佑的建议,心中暗许,只等着开会讨论的时候全票通过。底下的朝臣们却神色各异。卢慎是个铁杆儿的颜党,如果硬要分一下的话,他是个昂州系的元老派,反正,他不是世家派。哪怕他是世家出身的,也不能改变他的政治立场。
这就很微妙了。
政事堂原本的几个丞相里,李、霍、丁、叶都是元老派,蒋、姜、米才是世家派,勉强算是平衡了。后来蒋死、米退、姜戎丁忧,世家派走了个干干净净,政事堂几乎是元老派的天下了,颜肃之也不说再补个元老派的来给大家缓解一下压力。好容易要补个打杂的,还是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
休说死硬派如方铎、余道衡等人了,便是开明派如窦驰,也觉得这不大对味儿。以卢慎的年纪,再做个三年五载的礼部尚书,把科举的事情导上正途,再去打杂,也还算年轻呢。要打杂,也得楚源先去打呀!
看卢慎可怜的人里,世家居多,这会儿不喜他更进一步的,还是世家居多。真是奇也怪哉。
窦驰有些坐不住了,当时就想说:咱把楚源也塞进去打杂吧,打多少时间无所谓,总不能被个毛小子给比下去了,对吧?
左看右看,好些人与他一样,都坐不大住了。比如说陈怡,陈老先生是属于极识时务的。原本还端着,后来见大周不像是之前那等软货,他就开始认真配合了,科举忍了不说,连女人考科举都忍了。闺女在昂州那儿教女学,他都没有说什么不好听的话,反而去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