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去了,还得从清水县里头点人头?瞧着县令夫人亲自点了自己姑娘的梳头丫鬟来,这样妥帖,可见的绝对另外有番说法。
“那我家里知道吗?”李平儿坐了下来。
林嬷嬷笑着点点头,“如何能不知道呢,这是好事情,巴不得小姐您能早点进京里头去呢。”
李平儿却是不信,她爹娘根本想不到京里头的生活能有多好。每日里嘴里都是“人家秀才公都没几两肉吃,眼巴巴盼着学生带肉去读书,咱们赶集杀猪天天吃肉呢,不比秀才公还快活?”
她爹怕是觉得家里才是最好的。当初她要来县城里头学手艺还和家里闹了一阵子,怎么可能还巴巴指着她去京都里讨生活?!
“我想要见见我爹娘。”
“……”林嬷嬷的脸色沉了下来,“我们行程紧,等不得这些时间了。”
李平儿没说话,往凳子上一坐,“见不到我爹娘我不会走的,我人微言轻,没什么行程不行程的,多少时间也等得。”
林嬷嬷眉头一皱,“姐儿好大的脾气,怎么跟村里头的人似的耍起赖来了。”
李平儿不怒反笑,“我不知道京都里的姑娘怎么样,但是好人家的姑娘可不会平白叫不认识的人带走了,不知会爹娘的。”
林嬷嬷被这句话噎住了,往常的小姑娘面皮子薄,听到这些话,哪里受得住,一个个不得老实听话。
偏偏眼下李平儿像是个铜豌豆,打不得骂不得,讽两句还刺回来,果然是小门小户泼辣货,上不了台面。
“姑娘不要为难我们才好,上头有好事等着姑娘呢。就算是最不济的,你哄了夫人高兴,领了赏赐回来,家里有光不是?若是夫人看得起你,替你指了一门好婚事,你全家都得谢谢夫人才是。”
李平儿默不作声,心里却再没那么多拘束了,林嬷嬷急着带自己回去见劳什子的夫人,藏头藏尾的一点都不光明磊落。她虽然没见过世面,倒也知道自己只是村里头的姑娘,哪里能劳烦京都的夫人替她保纤拉媒。
别说京都的夫人了,在此之前,她连县衙都没来过呢。想到这里,李平儿打量起身边的桌椅来,水曲柳的一套磨得油光水润,看起来有些年头。连带着高几上的釉下彩青花瓷瓶,上面竟不舍得插花,想来都是县令家里头的宝贝,不像是旁的瓷瓶儿要花来点缀。
她多看几眼,回去同阿弟细细说上一番。
屋子里平静太久了,显见得是没说通。眼看着李平儿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林嬷嬷又气又恼,脸上都红了几分,“好,好,好,既然姑娘非要见,我们也不能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