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蓉。他本是绵阳书院院长的学生,怕是觉得薛姑娘有几分面善。”
“薛蓉是出了名的画痴,纸灯笼一个,中看不中用。他范叔问是来京都做官的,家里没有个管事的可不行,我看还是妹妹你好。”
李平儿真是要气笑了,林质慎这语气,说的好像天下谁想都要娶自己一般,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底气,“我字都写不好,人家读书的郎君,不得讲究一个红袖添香?”
林质慎不肯,“范郎君不是这样的人,若是他的话,一定肯教的。我才华不显,上回在书斋见他,他都肯为我推荐合适我的书籍,细心妥帖,虽然外冷却是个内热的,我看着极好。”
李平儿只觉得林质慎口中的范叔问自带神光,同薛蓉口中背信弃义的负心郎完全不同,不由问道:“我以前常听说书先生说,学生同先生的女儿成亲是好事一桩。那他为何不在绵阳书院订亲?”
“这,这我哪里知道。”林质慎一愣。
“好了,你莫要胡乱牵线了,大长公主金枝玉叶保着范叔问一步登天的,你可别在这里乱点鸳鸯谱,坏了人家的好事。”
林质慎委委屈屈地应了一声。
李平儿掏出了今天得来的彩头,“你瞧,今天只有我选了卢姑娘赢了,这些姑娘投的珠钗玉镯同金瓜子都是我的了。你可有喜欢的?”
林质慎哪里敢看,脸色一红,一溜烟地跑了。
“哎呀,真是的。”李平儿哈哈一笑,招呼雪娥进来,将这些入库收好,又捡起了一只因私编织,镶嵌着碧玉珠的荷包,叫红拂给林娇娘送去。
红拂瞧了一眼荷包,小声道:“小姐怎么总给六小姐送东西,她回的可不多。”
李平儿捏了捏她的脸,“怎么,我都不心疼银子,你怎么还心疼了?”
“小姐的手缝太宽,家底没多少,等会儿都漏光了。”红拂抿了抿嘴。
“小丫头,这点不算什么呢。”李平儿想起了县令夫人戴在林嬷嬷手上的那个大金镯子,闪闪发光。而那时候的她,甚至连羡慕的情绪都不曾有。
那个金镯子太富贵了,富贵到她都不敢想象。
可下一刻,老太太赏了她一个更美,更重的金镯子,一下子就将她的内心抚平了。
就好像一直吃素的孩子,忽然不止吃到了肉,还吃到了一整只猪一样,对猪肉,也没那么多执念了。
雪娥瞧见红拂眉皱皱的模样,伸手戳了戳,“小姐还吩咐不动你了?听话,高高兴兴地去,别添堵知道吗?”
红拂立刻挺直了背,扬起笑脸,“我晓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