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下人倒也伶俐,没耽搁的讲起事情缘由来。
“是你们村子里人骑马来报的信,先到了学堂,又找到向家来,正好您随少爷来了炭园子,老爷晓得是这种大事,就派小的立马来找您?”
“黄稳婆不在我家?”李廷恩觉着有点奇怪。遇到这种难产的事情,已经有个黄稳婆,连夜派人来找自己又有什么用。而且为何报信的不是家里人,要叫村里人来?
那下人一脸着急,“在呢,就是黄稳婆说的,要叫人赶紧找大夫去,旁的大夫怕不行,得要郑大夫才管用。可您是晓得的,那郑大夫可不是谁都请得动的,还有个晚上不出诊的规矩。老爷说您跟郑大夫是老交情,郑大夫还教过您医理,怕还得您亲自去才成。”
李廷恩这才明白过来。正好这时候他穿戴已毕,随口吩咐了炭园子的管事叫他明日转告向尚后,就与来人一道出了门。
这下人十分机警,来的时候不仅自己骑马,还牵了一匹马。所谓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想要出人头地,可不仅仅是书念得好就行。对李廷恩抱以厚望的秦先生一样都没放松。故而李廷恩的马术碍于体骨尚未长成算不得上马射箭例无虚发,却也十分精通了。没有半分犹豫,李廷恩翻身上马,与那下人一道往镇上赶。
在路上,李廷恩还听到一个消息,不仅是小曹氏难产,而且曾氏也有流产的征兆。黄稳婆一人难以兼顾,又看小曹氏与曾氏的情形都十分不好,这才叫村里人带信到镇上,要李廷恩去请郑大夫。
听到这个,李廷恩隐隐然中已经有些明白为何不是叫家里人来报信,而是叫村中人来了。他心思一沉,狠狠在马屁股上抽了一鞭子。
郑大夫对李廷恩的确十分看重。照道理来说,以郑大夫郑家嫡枝出身的身份,别说是一户农家,就是县老爷,要叫嗜睡的郑大夫在晚上出诊都可能给撅回去。只是一来郑大夫喜爱李廷恩孝顺和聪慧,二来又有金银花的生意,虽说被打搅睡觉,听得是李廷恩来请,郑大夫还是收拾了药箱上了马背。
一路快马赶回李家村,村口早就有人提着灯笼在等着。李廷恩勒马一看,发现是族长李长发的次子,他要喊二伯的李水春,李水春边上还站着瘦弱的李珍珠。
“二伯。”
“好好好,大夫请回来了罢?”李水春上去帮忙牵住缰绳,也没有废话,打着灯笼在前头带路,“赶紧的,你家里头都快急疯了。”
北方冬季来得早,已然下过初雪,雪化开后村中道路泥泞,又是晚上,在村里面骑马还不如步行的速度。李廷恩应了一声下了马,看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