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半点都不意外?”
“在下以前或许不信,可如今想来,这天下,只怕没有什么事情是侯爷办不到的。只出了当年寿章长公主下嫁一事。”李廷恩微笑着说完这句话,看到杜玉楼神色大变,他唇角一扬,继续温声道:“想来当初若非事发突然,多给侯爷数月筹办的时日,侯爷想要拒了这桩指婚,也并非不行。或许,侯爷还能想办法翻了王太后的皇后之位?”
这一次杜如归没有接话。
李廷恩自顾自的顺着自己的想法说下去,“当年宋祁澜能顺利逃到沙洲,想必不是他自己的本事。宋祁澜能回京,宋容华能入宫,侯爷在背后当出了大力才对。”
“不错。”杜如归此时的神色已经恢复如初,“宋容华是我假托宋氏剩下的人之手送入宫中,也是我从宋氏剩下的女子当中挑中了她,她和馨妃生的颇像。可宋祁澜,并非我保下。”
“哦?”李廷恩做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是玉梳。”一提到这个名字,杜如归眼底万年不化的寒冰仿佛都解了冻,他语气柔和的道:“玉梳当初以妾的身份重回诚侯府,她就知道王太后不会放过宋氏,可宋氏没有一个人肯听她的。所以她一面降低王太后母女的戒心,一面令人在宋氏可靠的下人中挑选人手,将这些人寻了借口都放出去。再找以前放出去的还对宋氏尽忠的人,暗地里扶持他们。宋氏出事之后,正是这些下人暗中护送宋氏逃出来的人到各地休养生息。”
原来是这样。
李廷恩不由对这位玉梳女生出一股敬意。从正室到妾室,连续经历折辱,痛楚,甚至被娘家族人的排斥和不理解,她依然能提前预知到危险之后尽其所能的谋划。这中间还夹杂着她不停有孕又流产的煎熬。
“玉梳甘愿去死,是为了让王太后母女降低对宋氏的恨意,也是因她常日负疚,在安顿好宋氏的后路之后心灰意冷。玉梳死前,曾叫我庇护宋氏族人,却不愿让我报仇。她要我立誓,善待杜玉楼和杜玉华,绝不对自己的亲身骨肉动手,更不可为了报仇取寿章的性命。可我不甘心,查到宋林生一案的真相后,我按照玉梳留下的联络之法,借手与宋氏以前的世交,挑选出宋氏族中值得栽培的数人,等到了如今。”
“侯爷不愿违背对夫人的誓言,故而让杜世子出面跟随皇上,一面可以保住诚侯府的血脉延续,还可趁机让太后得知杜世子出卖了她,离间寿章长公主与王太后之间的母女之情。”
杜如归扫了李廷恩一眼,懒懒道:“你当初千挑万选,高家镇之事非要杜玉楼去做,难道不是早就看穿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