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擢再次引起许多学者的抨击和媒体的热议。
不久,新华社再次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称赞青原市的选举开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新篇章。
因为,当选的候选人得到了23%左右的反对票和弃权票,这在全国各地候选人总是全票当选的大形势下,体现了中国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楚天舒的升擢实在让许多深谙官场之道的官员们不可思议。
论出身,楚天舒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平民后代,没有任何背景;论工作,虽然他在执政的几年里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媒体却一个劲地轰炸;论表现,他则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
对于这样一个太普通不过的人,能够在三十岁不到的年龄就官至青原市的副市长,应该说已经是十分了不得了,更何况他是一个备受争议、屡遭媒体轰炸的人物。
在当今中国官场的“潜规则”里,每一个升擢的人都各自有自己的“潜规则”,而大部分官员在官场上的目的都是如同爬台阶一样,一级一级往上爬,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中清楚。
当然,楚天舒也和这些千千万万的大小官员们一样,希望不断升官,不断进步。
对官场中人来说,升官总是一件让人激动不已的大事。
楚天舒既然身在官场,升官了同样是他梦寐以求的事。尽管如此,但当他真的要卸去县委书记的头衔,走出这块熟悉的土地,离开南岭九十多万百姓时,他的心情依然是复杂的,是留恋难舍的。
阳春三月,轻风和煦,山峰青葱,大地盎然。
清明刚过,春风吹绿了南岭大地,市里有消息传来,楚天舒将不再担任南岭县委书记,即将赴任青原市副市长。
这是值得南岭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也是楚天舒终身难忘的时刻。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迷人的春天和人们的心情一样,慷慨地散发着芳香的气息,给未来带来了无限的向往。
然而,当南岭人民得知楚书记就要离开他们,离开南岭这块正在蓬勃发展的土地,却是喜忧参半,离别之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楚天舒在南岭这块土地上耕耘了两年零一个月,南岭人民牢记着楚书记洒下的心血与汗水,从心底里舍不得他离开,而他更眷恋着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还有这里的淳朴的人民!
两年来,经历的事情太多了,甚至是旷世未闻的惊天大事。
两年,在历史长河里实在太短暂了,可是对于楚天舒来说,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虽然他屡屡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也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