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儿,说的那叫什么话?她自己竟然不知道羞耻。”
元媛道:“芳龄又不是咱们府里的家生子儿,不过是乡野丫头,你指望她能像咱们王府中那些人一样循规蹈矩吗?更何况,你如今罚了她,岂不让小九儿心疼?殊不闻情到深处无怨尤,万一他在小王爷面前说咱们几句,到时咱们就吃不了兜着走。如今在这庄上,逍遥自在的,银钱还不少得,所凭借的是什么?还不是王府和小王爷的恩赏吗?白白的倒去得罪人。俗语说得好,不看僧面看佛面,你就是罚了芳龄,罚的对,小王爷心里也未必痛快,还禁得住小九儿挑唆?看那小子也是个机灵的。”
汤嬷嬷听见元媛如此说,便没话可答了。细细想了一番,还是元媛说的有道理。心中反而后怕起来,暗道幸亏自己沉住了气,没跳出去当场拿了他两个,不然小王爷可不把罪全怪到自己头上,自己一个婆子,如何担得起。
想到这里,便忙道:“还是姑娘想得周到。我只因看不惯这种事,倒差点儿唐突了。”
元媛见说动了她,心中也松了口气,便笑道:“嬷嬷能寻思过来最好,从今日起,你便当做不知道这件事。就算说到王妃跟前,是我的丫头出了这样的事情,我又有什么脸面呢?嬷嬷们被王府派到这里来,没管教好丫头们,脸上岂不也是无光?况且芳龄素日里是个知道分寸的,今儿大概只是因为一时情急才犯了错,情有可原,从此后便揭过去吧。”
汤嬷嬷答应了。又说了一会儿话,见芳龄端了甜汤过来,又殷勤请她也喝一碗,十分的尊重和气,不由把先前那些憎恶愤恨又去了一大半,喝了碗甜汤便告辞了。
元媛就把汤嬷嬷的话告诉了芳龄,登时把她唬了个魂飞魄散,“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拉着元媛的手哭道:“姑娘,是我错了,姑娘饶了我这一遭,日后再不敢了。”说完就要磕头。
她的举动倒吓了元媛一大跳,连忙扶起她道:“这是做什么,我不过告诉你日后行事小心些,又不是怪罪你。刚刚汤嬷嬷我还告诉她不许告诉别人呢,很费了一番唇舌,方让她答应了。”
芳龄含泪而起,轻声道:“我看姑娘素日里也是喜欢随性而做事的,所以或不知道这里的厉害,我以前有个姐妹,也是在一个国公府里做丫鬟,只因与那府里的一个小厮互赠了信物,只等着对方上门提亲,谁知这事儿被发现了,她就和那小厮都被打了撵出来。那小厮家里也是个不地道的,竟因为这个,就说她是下贱女人,也不提亲了,我那个姐妹就活活的气死了。”
元媛是知道这时代的规矩是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