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内裤上有血?”
“如果只是猥亵,而不是强奸,会不会查不出损伤?”
“如果洗了澡是不是就查不出他的dna了?”
这只是问问题,还有一些“共情”的。
“如果不是真的被性侵,谁会拿自己的女儿出来说事?”
“听说花花妈去学校的时候,校长都差点儿跪下了,没干缺德事干吗要跪?”
“女孩才十二岁,怎么会说谎?我十二岁的时候从不说谎。”
“那杯水里肯定有问题,要求调查校长办公室里所有的水!”
更有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人肉那个人渣!”
“这个学校学费超高,超有钱,为了息事宁人买通警察也不是不可能啊。”
“警方进行了妇科检查,要求公布检查的照片!”
“要求公布校长办公室的视频!”
“要求警方公布调查的名单,我们也要去调查!”
“现实版《熔炉》啊!”
甚至还有一些满口胡诌的。
“我大姨的邻居的儿子的高中同桌就是这学校毕业的,她也被性侵过。”
“这校长以前是镇里的,镇小学的女生有一半他都玩过。”
……
总之,整个网络上可以说是群情激愤,对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丝毫不信。遇到这种事情,警方还是很头疼的。所谓的公布女孩的隐私部位照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这种作为证据使用的涉及隐私的照片,别说无关人等了,非办案人员都是不能看的。公布调查名单,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作为警方侧面了解情况的证人,也是需要被警方保护身份的,不然得被电话骚扰到疯。至于监控,警方该调取的都调取了,但校长还不至于未卜先知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装个监控。
涉及办案细节和个人隐私,警方都是会积极保护的。如果为了不被网民骂,就可以牺牲掉当事人的尊严和隐私的话,那警方也就太没有担当了。
可是,除了这些,剩下的就是警方的客观证据了。可是这些证据对网民来说是没用的,因为他们既然不相信警方,那怎么会相信警方的鉴定结论?
这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了:证有容易,证无难。
正当区公安分局宣传部门焦头烂额的时候,第二波网络攻击到来了。
最先被爆出的,是韦氏忠的个人资料。这份资料可以说是非常详尽,从韦校长个人的信息资料到家庭情况,从他的个人履历到获奖情况,再到他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几乎面面俱到。若不是在网络上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