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时候正好再多招一些人手,扩大生产 。
不过就算要招一些夫妻,也得做好防范措施,不能让那些男子接触到其他小娘子和妇人,以免有损名声。
因而杨云清打算专门把工厂一角的宿舍定为“夫妻宿舍”,然后修一条通道过去,然后这个宿舍与其他宿舍完全隔绝,不会打扰到其它小娘子。
总的来说就是把工厂划分为隔离开的几个区域,宿舍都在每个区域之内。入口自然也是不一样的,男女入口在两个相反的方向。再者那些在食品这边做工的妇人,如果想要去和丈夫团聚,一起住夫妻宿舍的话,也只能从修了那条通道处的出口出去,外面男子绝对进不来 。
而且这样一来,住在“夫妻宿舍”的人就和在家那边的生活也差不多,区别是外面是一条巷子住着几户人家,这里是一条走廊里住着几户人家。
女子生活不易,杨云清尽量为她们多多筹划 ,不愿意她们再为名声所累。只是话虽这样说,无论最后情况如何,总是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冒出,杨云清能做的就是最大可能的在为女子提供一些工作机会的同时维护她们名誉。
在任何时代都是笑贫不笑娼的,如果能让所有人都看到在这边工厂做工的人每年赚得的大笔银子,他们或许会嫉妒,或许会说酸话,但是最后的心思肯定多数都是想着自己如何才能也进去做工。
按照杨云清他所想的那样改建工厂十分容易,只是多件几堵墙,根本用不了多少时间 ,肯定可以在他出发去府学之前完成。
不过杨云清后面还考虑到招来做工的夫妻,基本上大多数都有了孩子,没有子女的还是少数。
这种情况下,夫妻二人都进厂做工,一月才能回家一两天,长久下来 ,那些孩子最后便会成为古代版的“留守儿童”。这种情况也是杨云清不想看到的。
现在他的能力有限,只能看到祁县这一亩三分地,但是不做就算了,做就要做到最好,杨云清他不想留太多缺憾
因而杨云清他打算在工厂夫妻宿舍那边在设置一个“托儿所”,每天派两个妇人轮流在那边看顾,后面杨云清还打算找人来交这些孩子认一些字,学一些算术,而且这也不是找夫子,要求交四书五经,人还是很好找的。
这样以来,也花不了太多的银子,对于杨云清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足以改变他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