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的读书,但是倒是也趁着休假的时候,把府城各处风景也看遍了,生活也不算枯燥。
就这样,转眼到了八月,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岁试来了。
第57章 岁试 岁试是一年一考的,而院……
岁试是一年一考的, 而院试则是三年两考,因而有时候岁试便会和院试撞到一起,同一时间举行。
今年的岁试倒是没有和院试撞到一起, 因而那边已经一年没有人“光顾”的号舍, 今年只迎来了他们这群要考岁试的秀才们。
虽然岁试就算考的不好,也不会有落榜一说, 但是这个是有排名的,排名靠前, 是可以领廪银的, 至于那最后几名, 只要不是考卷答的十分之差, 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被夫子训斥一番而已。
这次岁试,是全府的秀才都要参加, 每一个人,都是曾经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因而竞争之激烈, 比当初的院试,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家每回都卯足了劲, 来争夺这个岁试第一。廪银倒是其次, 更重要的是岁试是到现在每届的秀才都参加的, 从这场考试中, 秀才们更能明白自己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基本上, 每个府的第一名最后乡试的时候, 若是发挥正常的话, 那就有很大的几率考中举人了。
至于其它人,想要考中,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从古至今从来都不缺黑马。
只是排名靠后的,想要考中举人,那真的是难上加难。
每年乡试也就总共录取一千个左右,名额增增减减,但都在这个数值上下浮动。
用现代的话来简单比喻一下,这个乡试可以看做是中考,一个省只录取五十多个人,只有这些人拥有考上高中以后参加高考的机会。
这样约算一下,他们徽州府乡试也不过能考上一两人罢了,往年一个没考上的情况也是不少见的。
而会试就可以算是高考吧,虽然后面还有一场殿试,但是按照惯例,会试上没有落榜的,参加殿试,基本都不会落选,只是名次会和会试有差别罢了,殿试考完了就是进士了,以后就能做官了。
而这场高考,每年也不过是只录取三百多个人左右。用现代的话继续比喻说,大概就是全国每年只有三百多个人考上了大学。
如此情况下,每个府若是能出一个进士,那还真是不得了的事了。
现在岁试,大家都在博这个第一,大概也就是想着,若是这场岁试考中了第一名,那后面乡试也就有把握了。
杨云清也自是跃跃欲试的,他难得也被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