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李高朗,现在比起八九岁时小胖墩的模样,早已瘦了不少,但是还是有些微胖的,这个时候,他更是觉得棚子里异常的热,十分难忍。
但是一想到他们现在这个环境还算好的呢,楚嘉泽几人就继续艰难的忍了下去。
毕竟等到了正式乡试的时候,号舍里面的环境只会比他们现在在这个棚子里更简陋,而且你也不知道到那时你周围分到的都是什么人,考试期间会不会发出各种声音动作影响你。
接下来大半个月里,几人刚好进行了两次完完整整的模拟考,这样一番下来,几人虽然觉得十分疲惫,但是还好收获不小。
两次模拟考试下来,他们也对这种连考几天的考试模式适应了些,忍耐力也强了不少,在第二场模拟考的时候,已经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尽量不让简陋炎热的环境影响笔下的发挥了。
两场模拟考完了之后,离乡试还有几天,大家又休息了几天,调整了一下自身的状态。
因为乡试是在八月举行,因而又称为秋闱或者是秋试。
杨云清参加的这次科举是正科,也就是三年一次的,在子、卯、午、酉这年举行。除了正科之外还有恩科,恩科它就是当皇帝遇上登基、寿诞等大型庆典时,额外加的科,不是在正常的考试之年。
恩科对于读书人来说,就像是额外的福利了,这也意味着遇到恩科的读书人,若是上一个乡试没有过,他也不必等到三年之后再考了,这就相当于白得的一次机会。
杨云清他估计近几年是遇不到这样的事了。皇帝的寿诞时加恩科的情况很少,而皇帝登基自然需要上一个皇帝驾崩。据杨云清所知,当今圣上的身体进来还不错,每年都会出去狩猎,朝上也没有穿出任何圣上身体不好风声来。
没有恩科,一次乡试不过,就要等下一个三年了,人的青春最宝贵的也就那几年,能有几个三年去挥霍?因而每一次参加乡试的机会都要把握好了,中了就皆大欢喜,落榜了那就只能重头再来,等下一个三年了。
此次乡试,杨云清对自己中举人的把握是百分之百的,当然前提是能发挥出平时的状态,不会发挥失常。
这也不是杨云清自傲,而是事实如此。之前几次岁试,他皆是第一,往届乡试之前,历届岁试的第一,如无意外,基本都能考上举人的,没有考上的人是寥寥无几。
乡试需要提前一天进场,也就是八月初八,初九那天乡试才正式开考。
在初八的前几天,杨云清便让人每日注意给他们做的食物,一定要以清淡好消化为主,否则万一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