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日立马就让人先将寝宫还有几个大殿装上玻璃,要是效果不错,就让人去把母后的景宁宫也换上。”
杨云清又提议,“或许国子监里面也可以换上,还有京城之中的几座书院,如此也可以向天下百姓表示您对读书人的重视。”
建平帝觉得这话说的很对,他现在才刚登基,这样做的确能帮助他收拢一部分天下读书人的心,让这些读书人对于他这个新帝更加信服。
而杨云清现在的府里面窗户,也早都安上了玻璃,整体弄下来,府中比之之前可是亮堂了许多倍,凤阳对此更是连连夸耀。杨云清他一听,立马又让手下的人做出了各种玻璃制作成的器物,送给了凤阳,让她玩个新奇。
因为建平帝将宫里的几座大殿安装好了玻璃之后,觉得效果的确是不错,很快就安排了下去,让人在京城之内推广,之后更是要辐射到大周的其他地方去,这么一来,国库就又是一笔进账。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建平帝当了皇帝之后才明白了这个道理,国家的各处都要钱,国库的银子从来就没有用不完的说法,永远都是出于还不够的状态,而且他现在登基了,要是想大展拳脚,自然也是需要银子的,没有银子他这个当皇帝肯定着急。所以这个时候,银子永远是不嫌多的,国库的银子当然是越多越好了。
京城之中也如原本预料的那样,一时之间给窗户安上玻璃瞬间成了新风潮,朝中大臣凡是手里有点钱的,都去弄了玻璃给自家窗户安排上,对于玻璃不屑一顾的根本没几个,更何况这个时候就连皇宫之中各处大殿都安上了,这四舍五入就等于他们用的是“皇室贡品”了。
而杨云清建议建平帝让人去给国子监还有一些书院安装玻璃窗户的举措也有了效果,不少士子都在写诗和写文章夸赞玻璃,当然也称赞新帝的仁厚,一片叫好之声,总之一开始的目的是达到了。
两个多月过去,看着国库之内入账的大笔银子,建平帝甚是欣喜,一直高兴,又当朝给了杨云清不少赏赐,反正是不能升官了,就只能在这上面弥补弥补了,所以赏赐是非常丰厚。
而朝臣这个时候也知道了,这玻璃又是杨次辅的手笔,所以才会又有了这么一大笔的赏赐,虽然他们心里非常羡慕,但是他们倒是没有太大的惊讶,大概是习惯了,之前那水泥不就是杨次辅弄出来的吗?还有牛痘之法,哦,还有十多年前就兴起的肥皂、镜子等,所以还有什么是这位杨大人那不出来的?他们反正是已经习惯了。
海伯十分激动地走了进来,道:“老爷,几年前派出去的人回来了!”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