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当作是自己的指路标,视作是自己人生的楷模,初入官场时候的几分手段,更都是恩人教的,在他眼里,自然是杨大人做的都是对的了,当然,事实证明,目前来说,杨云清做的每一项决定,对于大周的这个国家来说,都是正确的。所以在项泗入朝为官的十余年后,他成了改革的坚定支持者。
而项泗他如今三十,已经任工部侍郎了,他和杨云清当年的升迁路径倒是有点像了。
之前在建平十一年,陛下和内阁商议,派他们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兵分三路,暗中下去查访贪污大案,那场大案最后的刑罚异常惨烈,凡是涉案官员,轻则斩首,重则凌迟,而且更是牵连九族,几乎是被查出来的额官员没有一个跑掉的。之所以用此重刑,也是为了震慑下面的诸位官员,不该动的不要动,改革之势,势不可挡,凡是有从中阻挠,浑水摸鱼者,下场便有如此案官员。
而之后十年内的各项改革会如此顺利推行也是因为此案,虽然当时刑罚太多残酷,引来无数大臣拼命反对,甚至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一天这种事情会落到自己头上,但是军权、政权全部都掌握在皇帝手中,杨云清这个声望非常的首辅更是与皇帝一条心,内阁的其他官员,要么明哲保身,要么也支持陛下与首辅,所以就算下面大臣拼命反对也无济于事,甚至上面趁此撸掉了不少官员的帽子,另换了一批新鲜血液上来。
而项泗正是通过此案崭露头角,开始崛起的,之后外放六年,转任两地,回京四年,便凭借着各种功绩,像当年的杨云清一样,力压同届往届无数士子同僚,很快升任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而就在前不久,陛下露出了想把他提成工部尚书的意思。
当年杨云清在翰林院的时候,便当过还是二皇子陛下的老师,而项泗他也是巧了,因为其经历太过传奇,四年便从一个乞儿成为了新科状元,所以主动被太子要了去,添在了授课名单中,而之后陛下会重用他,一则是因为他本身便是天才,能力卓绝,而且还是改革的坚定支持者,有着独属年轻人的锐气,二来便是太子的美言了,时常在父皇面前提起,所以皇帝自然也就记下来这个人。
这么一算下来,项泗和杨云清当年升官经历还颇为相似来着,按照现在朝廷的情况,同辈之中,无出其右,内阁之中,又有将要退下来的江次辅,项泗在三十五岁之前入内阁不是没有可能。
而杨云清现在已经把他当作自己的继任者培养了,就算是单单为了改革以后的顺利发展,他也会在自己卸任致仕之后,把项泗推到这个首辅之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