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女官,要么是未婚的女子,要么是丧夫的寡妇。微臣一直到丈夫去世,把儿子也安顿好了,才有机会进宫一展才学。否则,还真要在深宅大院里困一辈子呢。”
马蓬瀛安慰胡善祥,“太子妃,很多事情需要时间,时候到了,一切水到渠成,莫要着急。”
胡善祥这些心里话,只敢和特立独行的马蓬瀛倾诉、在空荡宽阔的观星台上,没有任何人的耳目,才能肆无忌惮的表现内心。
在这种时候,唯有引起共鸣的女子才能够真正理解女子的困惑和苦衷。
“借你吉言。”胡善祥说道。
马蓬瀛见她闷闷不乐,刚好此时萤火点点,飞到观星台上,与星空混在一起,便转换话题说道:“听说皇太孙为太孙妃捉了一百只萤火虫,博得美人一笑?太孙还是一直护着太孙妃的,多少女子艳羡不已。”
提到朱瞻基,仰望星空的胡善祥眼神变得缠绵温柔起来,“他对我是极好极好的,甚至比我婚前幻想的还要好。顶天立地,为我遮风拦雨。只不过他毕竟是皇太孙,平日忙于观政,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不像我,困于紫禁城一隅,最大的任务就是生孩子。”
马蓬瀛说道:“这世上那有密不透风的墙?皇太孙再有本事也是做不到的。那些不利太孙妃的风言风语,我知道的,早就严惩不贷了。依微臣看,太孙妃目前的境况,比起很多儿媳妇、孙媳妇已经好太多了,把心放宽些,儿女缘自会到来。”
“我省的。”胡善祥说道:“我就是在你这里发发牢骚,不想一直憋着。在他人甚至皇太孙面前都是淡定自若,就像没事人似的,稳坐钓鱼台。太子妃偶有微词,都是皇太孙找借口拦住了,我身在福中要知福。”
胡善祥突然指着星空,“马尚宫,那边有颗星星摇摇欲坠的,是不是要变成流星了?”
马蓬瀛顺着她的指向看去,一颗星时而黯淡,时而光亮,而后越来越近,倾斜着坠落,在夜空划过一条明亮的直线,一直在端敬宫上空方向才消失。
马蓬瀛说道:“这是吉兆呢。”
当月,胡善祥癸水迟迟未至,太医们轮番问诊,诊出了喜脉。
朱瞻基狂喜之后,冷静下来与胡善祥“复盘”回忆,“这孩子是什么时候有的?是中元节在画舫那天晚上?还是次日我吃了你夹的烤羊腰、喝了十全大补汤补过头了,上火生疮,夜里泄火那次?还是——”
胡善祥伸手捂住了他的嘴巴,“别说了,羞不羞,孩子能听见。”
朱瞻基弃口从笔,拿起纸笔,与胡善祥笔谈。胡善祥夺了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