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将队伍排成,没过多久,便见着几个衣冠楚楚、头戴贤帽的文士进了凉亭,顾成礼暗道,这些估计就是县学的讲师了。
果然,之前那带着他们整队形的儒服生开始唱报:“请教谕——”
“请恩师——”
“拜圣人——”
“拜恩师——”
“叩首——”
“再叩首——”
……
等到礼毕,他们恭敬地将从公厨那里取来的六礼奉上,而凉亭里坐着的几位则站起身,取过六礼,又回赠了几样,其中包括芹菜、桂圆、红枣等物,最后将一套儒生服递与他们手心。
原来那些老生的儒服是这般来的啊。
顾成礼记得拜师礼最后是裴教谕发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拜师礼结束,顾成礼的县学生活正式开始,不仅每日要学四书五经,还要习六艺之道:礼、乐、射、御、书、数。
后者,除了数以外,都是他不曾接触的,却是士大夫们必修的课程。
每日忙于这些,顾成礼真的快要过上“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生活。
作者有话要说:马上上夹子,有点激动╮( ̄▽ ̄)╭感谢在2021-03-0823:57:56~2021-03-0923:59: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云深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9章
原先在李秀才那里,他虽也每日忙碌,但学习的内容还是相对比较粗浅的,在读完《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后,也就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读了遍,除此之外,五书只是稍加涉及,还接触得不深。
而到了县学后,除了这些基础的四书五经外,还有明经科和算学。
所谓明经科,主要是学先秦时的经文,如今历朝历代都推崇儒学,这县学的明经科主要也是传授儒家的经典著作。在前朝时,明经科也是科举的必考项目,如今虽说已经废除,但是它的地位还是很重要。
时人作文皆喜欢引经论道,若是没学这些明经科,又如何来阐述自己的想法?
顾成礼叹气,这就像是引用名人名言一样,就算是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论述,也必须要借用前人圣贤的典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