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瑜道:“父亲说过几次,叔婶也没听进去,也不好一直说,侄女人微身小,有心无力,生死各有命,想是缘该如此,万般自有注定罢了,姑母一片赤子之心,祖母在天上亦是欣慰。”
寥寥数句说的滴水不漏,已足于让一个饱经沧海的女人了然于胸,握瑜知道自己的一只脚已迈进了姑母心中。
“好孩子,到吾身边来。”朝姐妹俩招招手,唇畔的笑意有了一丝热度。
握瑜看的分明。
姑母一左一右握着她和姐姐的手,指若雪白葱节,指甲上蔻丹殷殷,握瑜明显感觉姑母攥她更紧些,嬷嬷端过来一个红木犀皮圆形漆盘,上面铺着黄绸流苏,躺着两只翠碧莹润的玉镯,水头湛碧如滴,姑母拿过来一人一个为她们戴于腕上,拍拍手背,含笑说:“怀瑾握瑜,果然如瑾如瑜,耀盈尺之灿灿,彰合拱之皓皓1,美玉之德兮,当得起这样好的名字!这样标致,实实教人打心底里怜爱,可惜本宫只生得两个臭小子,成日只知胡闹,还是女儿家贴心孝顺。”
怀瑾低头,双颊笑靥浅浅,如一朵含羞花不胜冷风娇羞。
握瑜努力也学作她的样子,奈何脸红不起来。
皇后吩咐宫人给他们看座,宫人一边捧上底铺鲜百合叶的琉璃小盏,盛着刀工精致的时令甜瓜蜜梨,当中点缀着一抹似奶液的东西,极香甜好闻,旁边另一个同色的琉璃小碟子放着银签。
一边奉上两盏茶,月白釉汝窑净色茶盏,怀瑾是喜爱的茉莉花茶,握瑜是喜爱的恩施玉露,握瑜心念一闪,姑母竟了解的这样清楚了!
皇后怕她们拘束,特闲聊了一些家常,询问了一些老长辈的琐事和新添人口,气氛渐渐温馨起来。
皇后道:“你父在家信中说瑾儿至德十六年兰月年生人,瑜儿至德十九年杏月生人,瑾儿比我禝儿大一岁,瑜儿与祈儿同年,小一月,以后私下在一处顽时可唤表兄弟,这宫里规矩多,众口铄金,人前还是称殿下。”
两姐妹起身曲膝又行一个礼:“侄女谨记了。”
姑母笑容更加柔和。“好孩子。”
这时一位内侍监进来鞠身道:“殿下散学了。”
她和怀瑾急忙起身,皇后问:“今日禝儿的师傅讲的什么?”
那内监道:“什么如恶恶臭,如好好色2,奴才实在记不住。”
皇后点头示意知道了,刚说罢,自殿门外几个小内监众星拱月着两个长身玉立的身影进来,堪堪正少年,头戴累丝嵌宝金冠,衣上绣蟒纹,腰系白玉带銙。
果然如父亲所说,天潢贵胄的气韵如圭如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