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右想,才决定找冯君玉院士。
除了对方是这一领域的专家外,更重要的是,冯君玉作为老一辈科学家,如今已功成名就,在学界也有口皆碑,不至于出现抢占学生研究成果的事。
于是,还来不及享受物理竞赛金牌的快乐,宁蔓华就被钱主任赶去写论文了。
宁蔓华:……做学霸真是太难了!
这是宁蔓华第一次写英文论文,看了无数篇文献后,她还是觉得脑壳痛。
但是冯院士说,各国学者一直在尝试攻克卡门猜想,晚发一天,恐怕就错失机会了。
时间紧迫,宁蔓华索性先把自己的中文证明过程翻译成英文,再按照论文的格式,写出了前言、摘要、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三天后,她收到了来自冯院士和钱主任的反馈意见:初稿里几乎全是需要修订的红色标记!
原来,宁蔓华的初稿在卡门猜想的核心证明过程方面都没有大问题,但在翻译时没有注意英语的时态、惯用表达、简洁性等,读起来还是中文的语言逻辑,让人感觉非常生硬,审稿人很可能因为看不懂作者的意思而退稿。
宁蔓华只好硬着头皮继续修改,与此同时,新学期也开学了。她既要忙着改论文,又要忙着搬新寝室、上新课,每天都忙得头昏脑涨。
因为物理系的女生实在太少了,连一间寝室都凑不够,所以宁蔓华的新寝室——真理楼507房,除了有同为物理系的许莹和邰书兰,还有来自计算机系的祝方雅。
四个女生来自不同的地方,饮食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但相处得非常融洽。看到宁蔓华每天那么忙,室友们就主动提出,轮流帮她带饭,让她可以安心改稿。
“蔓华,先别改了,快来吃饭,不然就冷了!我打了你最喜欢的酸甜排骨!”一进寝室,许莹就忙不迭放下饭盒,不自觉地跺脚喊冷,“今天风大雨大,真是冷死人了,要把饭盒裹在外套里才行!”
宁蔓华好不容易从英汉词典里解脱出来,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她摸了摸饭盒,还是暖暖的,忍不住给了许宁一个大大的拥抱:“莹莹,你对我太好了!”
许莹摆摆手,假装嫌弃的样子:“得了得了,快点吃完就给我去写论文,我等着咱们寝室出一篇sci,我就可以吹一辈子了!”她清了清嗓子:“咳咳,想当年啊,如果没有我给学霸带饭,她也的论文也发不了那么快,四舍五入,我也算是为sci作出了独特贡献。”
宁蔓华正咬着排骨,噗哧一声笑了,“求求你了,别再在我吃饭的时候逗我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