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家里吃了几顿饭,留下了从京城带来的礼物,在人们依依不舍的眼光下,他们就要离开出发了。
估计家里人接到他们的信的时候,他们就在路途上了。
只是京城里官场上却紧张起来,是因为河南那一代,进入夏天的时候,有个地方连续下了十几天的雨,到现在都还没有停下来,眼看着就要泛滥成灾了。可是当地的官员却没有重视,结果一个地方的堤坝就决了堤,一下子淹了十几个村庄。
☆、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算
这下子事情出来了,可是水灾已经发生了。
皇上在朝堂上大发雷霆,立刻让人去办,不仅是当地的官员要撤下来,可是这要去督办的官员也得安排下来。
毕竟,洪水过后,要安置灾民,这粮食,还有大夫等,都得安排好,不然灾民可就成了乱民了。
六部官员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武官倒是好派,当地不远就有武官驻守,可是文官方面,得要朝廷这边派过去。也显示皇上对此事的重视。
这种谁让,很多人都不想沾手,毕竟,办的好了,是应该的,可是办的不好,到时候极有可能是会被降职,甚至,这灾区过后有瘟疫的可能性极大,大家好不容易考上进士当了官,奋斗了这么多年,才有了如今的成就,谁想着去那地方送死啊,得了瘟疫的死法还好一般的死法不一样,死了是要焚烧的,到时候尸骨无存的,连个魂魄都没有。
所以,要不是皇上指派,或者有人心里真的想立功,还真没有人那么冲锋陷阵的。免得一个不小心,就和家人阴阳相隔。
就算是有太医跟着又如何?又不是没有前例,有的太医自己还被感染上了瘟疫,然后死了的。
几十年前不就是有朝廷派过去的官员,连同太医,都没有治好当地的瘟疫,结果自己也感染了,朝廷没有办法,只能派了官兵,把那几个地方的人都给围了起来,直接射杀,然后全部焚烧了吗?
所以这种倒霉的事儿,谁沾着谁倒霉。
那些内阁大臣们,年纪大了,皇上是不会派他们过去的,下面的人,生怕被这些内阁大臣们或者自己的顶头上司给举荐过去,所以这段时间,大家都有些人心惶惶的。
没想到吏部尚书大人却自己主动的举荐了自己的下属赵水生,认为赵水生在地方上政绩做的也好,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一片赞赏,更是破了官银案,才年过三十,就已经是正三品的吏部侍郎,到了吏部,又矜矜业业,办的差事也让他这个顶头上司很满意。所以这个人选,陆尚书推荐的很好。一点儿负担也没有。
而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