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不管他娘,可是万事没有一定,万一自己那个女儿做出了什么不可原谅的事儿,那么起码还有一条后路。
老赵头说这话,是看着赵水生的,他知道,这事儿别人说了不算,自己这个二儿子说了才算。
赵水生点头,说道:“此事我记下来了。”
赵春花不过是小事儿一桩,他也能保证赵春花不会打扰自己的妻儿的生活。
既然这个是老赵头最后的心愿,他不妨就答应下来,也算是让老赵头安心的走吧。
这样,过了一个月后,老赵头到底是没有熬住,在一天晚上离开了人世。
☆、第二百一十二章 祭拜
老赵头一过世,赵水生就上了丁忧的折子,因为赵水生是正三品的官员,所以这折子通过内阁直接到了皇上的御案上。
皇上虽然可惜,但是这种死别的事儿,也是控制不住的。官员丁忧,每年都有。
皇上在折子上批了准字,然后派了自己身边的内侍大总管亲自去赵府,还安抚了一番,并且在老赵头头七的时候,派了自己的两个皇子过来上香了。
因为皇上的这个举动,大家都知道了,虽然现在赵大人丁忧了,可是在皇上的心里分量还是很重的,不然也不会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过来祭奠。
也有人猜测,这是因为赵水生是皇子们的先生,当学生的给先生的父亲上香,这也不算什么。
不管是怎样的猜测,两个皇子亲自过来是事实,所以原本有些不想亲自过来的官员,也都亲自过来,给老赵头上了几柱香。
赵家上上下下已经是一片白,赵府的主人和下人,都是穿上了孝衣。
长辈过世,这在世人眼里,都是大事儿。因为赵家的原籍不在京城,所以到时候需要扶灵去老家,而赵水生是三品的官员,他的父亲的丧礼的规格可以按照正三品来办。
老赵头的棺木要先寄放到城外,然后再一路带回去赵家庄,到了赵家庄后才会入土为安。
赵水生三兄弟作为孝子,这段时间是休息的少,每天都要给来祭奠的人行礼,而赵水生,更是忙,来了和他平级或者官位比他高的,他还要招待,别人都对他说节哀顺变。
连陆尚书都亲自过来了,这个时候,倒是没有什么言语上的冲突了,因为赵水生现在不是吏部侍郎,陆尚书只能算是赵水生的前上司。
不过面上的话,陆尚书也说了不少,比如,有什么困难,可以找他,或者是回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说,赵水生都谢过了。
陆尚书对赵水生这么客气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皇上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