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是一种无比的政治正确,只是现在还多了一个应该关心的工业。
工业是刘彦强制重视起来,之前并不是不存在工业,只是大多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作坊,通常就是一家子三五人,几个家庭联合起来的作坊都不多。
刘彦是先搞了少府,再由少府去建设船厂,后面逐渐增加涉及的领域,慢慢带动臣民向大作坊迈进。
元朔十三年的时候,首个工业园区是在盛乐成型,主要是冶炼业和纺织业。
冶炼业的成型是因为在草原发现了超大型的金属矿,以铁矿为主,伴生矿的成份比较杂一些,除了铜和铅之外,钒、钛、钴、镍、锌、锡、钼、铝、硫、磷却是以现在的科技所无法发现并利用的。
纺织业则是控制草原的附属品,让汉人知道草原也是有产出,并且是大利益,并不止是能够耕作才能产生利益。
第二个工业区则是在倭列岛的九州,那是从倭列岛开掘贵重金属矿石再运回本土太麻烦也成本过大,就在九州那边建立起配套的冶炼工厂。
现在的汉帝国拥有五个较大的工业园区,除了上述两个之外,是在京口、临淄以及长安,又以长安的工业园区最大也最齐全。
除了工业园区之外,零散的工业区数量更多,不过主要是集中在长江以南,又以建康周边数量最多,像是原先的扬州就是一个遍布手工作坊的区域,以生活类的手工加工作坊居多,还是专门销售海外。
刘慎游历天下的第一步就是先去长安的工业园区,是走马观花地看一圈,还是用心去了解和视察,看他到底知不知道工业的重要性。
崔婉对于刘彦同意刘慎游历天下是一种松了口气的放松感。
汉家的天子要是鼓励太子多到处走走,其实就是一种培养的手段,希望自己的继承人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现实百态,才不会轻易被臣子所瞒骗。
真实的情况是,大多数的汉家天子从来都不信臣子用笔写出来的奏章,会有更多的怀疑去看待那些奏折,哪怕是最信任的臣子上书了一些什么,必然也会暗地里去核实和查证。
这样一搞的话,就出现一种汉家君臣之间独特的相处局面,通常是天子去牢牢记住哪个臣子曾经瞒骗过自己什么。当时没有处理是事情不够大,或者是对那个臣子还有安排,等这个臣子用的差不多了,说白了就不需要那个臣子了,然后再来个秋后算账。
汉家天子多薄凉的印象就是那么来的。毕竟没有人不可能从不犯错,要是犯错的那一段时间立刻处理,那就是依照法度从严而办,秋后算账什么的,尤其是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