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但是存在有害的海星。
所谓有害的海星,包含但不限制于有毒的类别,含有酸性的类别,以破坏珊瑚为主的类别,其中又以能破坏珊瑚的海星危害最大。
汉人已经发现珊瑚并不止是观赏性那么简单,其实对海域有着很大的保护作用,再来就是能够增加可以循环利用的海洋资源,如吸引鱼类和壳类生物。
“大汉在开拓马六甲时,最大的麻烦是各种蛙类和蛇类。”伏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打个哆嗦:“我亲眼见过长达五十米以上的巨蟒,那身躯比之水桶还粗,床弩射中都不能杀死。”
按照诸夏的说法,那样的巨蟒是称呼为蛟,并且是比本土所发现的鳄鱼还更像是传说中的蛟龙。
幸亏现在的诸夏还不是崇拜龙图腾,是以崇拜鸟类图腾为主,杀蛟龙什么的是完全没什么心理负担。
杀蛟龙什么的,是之前就很提倡的事情,比较出名的就是周处除三害中的一害,杀死的就是为祸乡里的鳄(应该是扬子鳄?)。
衣冠南渡之后,其实是有段时间进入到全民杀蛟的时代,那是因为南方鳄鱼着实是太多了。这种被人称呼为猪婆龙的鳄鱼,它们的身体没有多么庞大,一般是两米身长范围之内,关键是数量多到恐怖。
“鼍和蟒……”桓温说的鼍就是诸夏对鳄鱼的官方名称:“杀之不尽。”
岭南那边的鳄鱼就不像长江中下游那么小了,通常是成年后能达到十米左右的长度,不但是看着十分的吓人,实际上它们也是非常的凶狠。
不过作为掌握工具和有高超智慧的人,才不会傻乎乎地去与干不过的生物肉搏,但凡是能够达到目的的手段,反正都是给用上。
鳄鱼可是为汉人做了不小的奉献,它们的皮可以制作成为皮甲,也能制作成民用的东西,就是以当前汉人的审美而言,鳄鱼皮包什么的真的不太好流行起来。筋、骨、肉也会被汉人利用,不是趁还新鲜的时候吃掉,就是被归纳到药材类里面。
别说是没有毒的鳄鱼了,诸夏的医药体系中可是有将毒物制作成为药材的习惯。因此那些种类繁多的毒物,它们除了有害之外,也变成了有益。
任何的东西都是分有害和有益两方面,懂得去挖掘有害事物中的有益那一部分恰恰就是汉人的专长。所以汉人的开拓过程也是一个对任何物种大发现的过程,就是人手的折损无法避免。
“此些物种,会送往长安予天子观吧?”桓温也就是多此一问,那是南洋都护府必然会做的事情,是证明的确找到了超级大岛的证据之一:“发现的时机有些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