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照主要想打听打听, 秦特怎么能考大学的事。
因为提前联系过,人老师在家。
要不怎么说是老师呢。
知道的就是多。
老师听说秦特今年职高毕业后就说,“职高跟高中的学历是一样的,要是想参加高考,今年就能参加。不过,职高课程更偏向职业技能,文化底子肯定不如高中,现在考本科比较难。”
林晚照听的直点头,“我也是这么想。”
老师问过秦特在职高的成绩单,问她,“想不想读大专?”
秦特看姥姥,林晚照想都没想,直接把大专的提议否了。别看林晚照学问仅限于识字的程度,但因为有培养儿女的经历,在升学的事情上,林晚照的见识是紧随时代脚步的。当年,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中专是比高中吃香的。
因为中专毕业就能分配工作,能挣钱。
但即便在那个时候,林晚照也是想孩子们考高中的。刘凤女跟老二刘纯,一个大专一个中专,当时是出了差错,要是都肯听她的,现在也都妥妥的大学毕业生。
所以,在秦特的升学上,林晚照根本没考虑过大专,就是一门心思让秦特考本科。
老师给出的意见是,让秦特到学校插班补习。
只要有职高毕业证,做为社会考生也好,复读也罢,都能参加高考。如果要想考本科,就要把文化课成绩提高上去。
职高也有文化课,现在的问题是,秦特文化成绩的哪个程度。
这位老师很尽心,让祖孙俩先回去,她给找一找高一高二升级考试的试卷,到时让秦特做做。先做评估,再说补习的事。
等秦特把做好的试卷交给老师,正月十五吃过元宵,秦特还收到一份礼物。齐硕,就是她的新弟弟,竟然给她寄来一封信!
村儿里的信都是固定放到村口一个小超市里,每次有谁的信,超市都会摆出个小黑板,上面写着收信人的名字。秦特过去买酱油时,看到自己名字在小黑板上还有些不确定。
要是以前,她不敢问的,谁知道不是重名重姓呢?
可能现在秦特大概稍微长了一丁点的胆量出来,她鼓起勇气问老板娘,老板娘把信拿出来,“我还说咱们村儿没姓秦的,想着是不是你呢。”
秦特看上面的收信地址的确是姥姥家的门牌号,这才确定是自己的。
她把信塞口袋,提着酱油回家,生怕是不好的信,知道她在姥姥家的人,除了亲戚就是爸爸继母他们了,谁会给她写信呢?姥姥有手机,家里有电话。只有爸爸,肯定知道姥姥家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