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来说,间谍的小说,背景是近代,我觉得作者是这类型的题材里写得非常好的那种了,其中主角之一,也是个混血儿。
温谭往下翻了翻小说的读者留言,有相当一部分都在说这部小说非常虐,总结起来就是作者写得太现实,结局太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有人说这是不是隐喻了政治的黑暗。
从各方面的信息来说,这是一个讲述抗战时期地下工作者的故事这就是问题所在。
在那个时期的地下工作者确实艰难,因为中国的处境本就艰难,而在现实生活中,间谍的生活远不可能如好莱坞电影或者某些小说里那么轻松甚至带着可娱乐的因素。
他们通常是单线联系,很多时候一旦上线断了,也就没有人可以证明他们的清白了。
这部小说下面许多读者说虐,就正是因为作者一点都没有避讳这一点的,告诉了读者就是有英雄会因为这种原因而被当成卖国贼。
而温简所说的那个混血角色,就是因为天生外貌特征的优势,而被培养成了间谍,最后由于上线死去,终身都被当做了外国的侵略者。
有的时候太过真实的东西反而会让人接受不了,重点是,小说里相当诚实地展现了抗战过程究竟有多艰辛,为了国家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究竟有多惨烈。
然而因为结局的悲剧,很容易就会让人想到是否是隐喻政治,这种虽然作者本身不带有引导性但依然容易让人想歪的设置,假如真的拍成了电影,恐怕都不会过审。
不过这部谍战小说很有些推理的特质。
温简说是主角之一,就是因为还有另一个主角,他们都是为了国家奉献一切的地下工作者,只不过另一个主角是明显的亚洲人长相。
而两人一起做卧底的时候,是互相不清楚对方的底细的,因此小说的前半部分两个人都在互相堤防,直到后来都通过各自的手段发现了对方的真实身份。
这听起来有点逻辑不通。
因为假如这两个主角可以互相查清楚对方的身份,那就还是有线索可寻找的,不至于到最后结局那么悲惨的地步。
但是到最后主角也还是被看做敌人或是卖国贼的身份,就是因为他们调查了,发现了线索,然后为了防止被敌方也通过这两条线索发现双方的身份,而在互相知底之后都默契地为对方消除了线索。
温简当然也考虑到了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他在看到这部小说时会那么几乎肯定地说他下一个角色有着落了,就是因为这部小说是双主角的。
它的重心可以倾向真实展现地下工作者难以想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