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之中,哪怕是以庶吉士的身份,日后有封侯拜相大有可能!可惜这个机会大伯给了哥哥赵庆泽,而自己只能被分派到桃园县这么一个地方来做县令,期间的差距何止天渊之别?
的确,父亲为了自己已经尽力了,自己所得到的这些比起其他家的庶子来说已经算很不错的了,但是人总是有往上爬的野心的。而庶子的身份更让赵庆诚知道了权力的重要性,也更让他渴望得到权力,站在比以前那些他仰望的人更高的地方!
赵庆诚想着,如果日后小皇帝落败,那么大伯和哥哥可能还会感激自己,因为自己亲近沈相的做法,才使得赵家没有落败,没有被抄家灭族。
而如果万一日后是沈相落败,那么小皇帝看着大伯和哥哥的面子,也不可能对自己怎么样,最多是少升一点儿自己的官儿罢了。
可是自己从七品的县令起步,五年才能考核一次政绩,这辈子也爬不到二品的官位,也入不了朝堂议政了,再打压一下又有什么损失呢?哪里像哥哥和小舅子,从翰林院起步,现在已经做了天子近臣,那种升迁速度是无人能及的。
但是要掉下来永不叙用可能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选了一边站队就是这样的,要么是天堂,要么就是地狱,没有中间地带。不如他这样的选择稳妥。
而且赵庆诚也给自己的做法找了合理性来安慰自己的心情——古时的世家全都是如此的,分散投资,鸡蛋绝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就好像有名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他的哥哥诸葛瑾不也投身东吴,不管兄弟两个谁的老大做了皇帝,诸葛世家还是能一样的延续下去。
他却不知道,墙头草却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他如果真的看好沈相,那么还不如旗帜鲜明的投奔沈相,趁着现在沈相得势的时候奔一个好前程,也算是奋力一搏。他这样两头摇摆,现在当权的沈相不会信任他,现在就给他很好的资源,助他上位,日后沈相落败皇帝上台之后,想到他之前的举棋不定,却也不可能会中用他。
不过虽然赵庆诚在政治上糊涂,有些拎不清,但是他对于后宅的处理上却是脑筋非常的清楚的。像他这样经历过后宅斗争的庶子,更能明白女人心,明白后宅是一个怎样可怕的地方,明白妻妾从来都不可能和睦相处,所谓的娇妻美妾兼得只不过是男人的美好想象而已。
所以他为了拉住小舅子李鸿过这条线,这次终于没有食言,在元宵节后来桃园县赴任的时候就狠心将柳絮留在了京城之中,并未带在身边。
李徽不在的这几个月时间里,他偶尔会收用一些女子,但是却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