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点了点头,说道:“不错,那些是远期的目标,可是我也有近期的目标,就是尝试着推行一项制度——让奴籍的人也有机会进学,参加科举,如果奴籍之人考中童生,便可以脱离奴籍,自己去谋生,这样一来,想要自主脱离奴籍的人就会很多,而且这部分人脱离了奴籍之后也不至于会饿死,就没有了沈相那样强制别人脱离奴籍政策的弊端。”
方宝英问道:“可是,这样的政策会有人支持么?”
李鸿过微笑着看着方宝英,说道:“事在人为,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这就当做是我的近期目标吧。而且宝英你忘了么?李茂祖已经进入永平县学三年了,明年2月就要参加童生试了,我准备给他写一封信,让他提早一点儿和根叔根婶一起过来京城过年,并且一直在京城复习童生试。我到时候好好教他,务必让他这一届考中童生,一来是全了我们主仆这么多年的情意,而来是作为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其他的奴仆们看到希望。空口白牙怎么能比得上实实在在能看得到的人有说服力呢?而且,有着茂祖这个由头,我提出来这样的折子也不算是太惊人,大家不会想歪。”
第75章 虎视眈眈
第七十五章虎视眈眈
本来腊月初的时候根叔根婶就该带着李茂祖和李梅到京城李家来拜年的,也顺便和李蔡氏汇报一下永平县里那边一年的收益等各种情况。因为明年是新一届的科考之年,李鸿过又准备去信让李茂祖他们早些过来,他好辅导一下李茂祖功课。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没有几天他们一家人就都坐着马车过来了,还带着很多的礼物,他们是来给李鸿过恭贺弄瓦之喜的。(就是喜得一个女儿,生儿子就是弄璋之喜)
见到他们一家对李鸿过有了女儿这件事这么上心,李蔡氏自然是欣喜万分的,急匆匆地走到二门口上去迎他们夫妇,李鸿过跟着去迎接他们。
进了屋之后,李蔡氏一概免了根叔根婶他们一家四口的跪拜礼,让人上了凳子给他们在客厅里坐在,自己还坐得离根婶极近,就差拉着她的手了!
根叔人比较老实,笨嘴拙舌的,而且李蔡氏也是个寡居的女子,不好多和他搭话,李茂祖和李梅又是小辈,所以一般李蔡氏都是和根婶聊得比较多。
李蔡氏欣喜地说道:“根婶,你们怎么全家人大老远的一起跑过来了?送祝米派个下人就可以啦,这么老远的来回奔波,可是折腾坏了吧?”
根婶笑着说道:“夫人心善,想着我和老伴儿的这身老骨头,可是少爷和少夫人喜得千金这么大的事儿,我们怎么可能不来呢?只望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