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陈杏娘也上来赔礼,众人七嘴八舌终将她扶上席去。
宋氏坐下,兀自气恼不休,脸儿拉的长长的。陈氏却不以为意,趁着酒兴还待再说,那坐在她身侧的陈秋华却忽然张口道:“母亲今日想是吃多了几杯,便这样饶舌起来。这里是姑母家,今日是姑母做东道,咱们是客人,怎好喧宾夺主起来?扰了人家的酒席,岂不惹得姑母见怪?”此话一言点醒了陈氏,她只图嘴上痛快,却不想搅了陈杏娘的酒席,心中颇为懊悔。待要说些什么开解开解,却一时寻不到话来。
正在尴尬之际,傅月明忽从花丛后头走了出来,行至桌畔,自夏荷手里接过执壶,将宋氏与郑三娘面前那小金杯斟满,望着她微微一福,便温言笑道:“宋家伯母不要生气,月明蒲柳弱质,难奉君子,宋伯母瞧不上眼也是情理之中。舅母原不过心疼月明,说了几句气话,还望宋伯母见谅。”说毕,又向郑三娘说道:“月明谢过郑伯母垂爱,然而一则月明如今年岁尚小,二来还想在父母跟前多孝敬几年,不忍一时远去,抛离双亲。于郑伯母的好意,月明只有心领了。”
言毕,又向着三人笑道:“诸位伯母、婶婶素日里都是极要好的,今日不过一时被酒盖了脸,说重了几句话,就急赤白脸的。听侄女儿说句不知轻重的话,莫不是往后就此不再走动了不成?都是一座城里住着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便如张家、李家、王家这三户人家要好,忽然一日,张家与李家斗了气,不再往来。那王家逢上红白喜事,是请张家的是呢,还是请李家的好?两家都请,又恐他们坐在一处吵闹。仔细想想,也好没意思的。诸位可思量思量,侄女儿这话有没道理?若觉有理呢,还请诸位都看在侄女这点点薄面皮上,饮了这杯酒,笑开罢了。”
原来她在花丛后头,瞧见席上闹了起来。心中虽然气恼,却也不得不顾忌自家脸面,又想着父亲在外头生意往来,委实不易,只得出来周旋一二。
她一席话毕,说得众人都笑了。宋氏、陈氏并郑三娘三个,也自觉在人家酒宴上如此嘶闹,实在有*份,便借着傅月明的话,一笑了之。陈氏就扯着宋氏的手,连声道:“宋家大姐,我原吃多了酒,说话不防头的,得罪了你。你大人大量,莫与我这上不得高台盘的人一般见识。”宋氏也连连讪笑,陈氏又忙向郑三娘告罪,郑三娘心里虽不痛快,嘴上也少不得虚应一番,就此揭了过去。
席间众妇人眼看傅月明年纪小小,言谈举止倒很是大方,三言两语便消弭了一场事端,足见这段聪明,又以退为进,甚是谦逊,不由心里都暗暗赞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