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往后院走去。一路上同那道姑不住的闲谈,看她只十五六的年纪,一张容长脸面,眉清目秀,甚是清俊,开出口来却是姑苏一带的口音,便问她哪里人士,叫什么名字,年方几何,因何至此等语。那道姑说道:“小道俗家姓李,小名儿唤作春红,本是苏州人。因自幼体弱多病,家父替小道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恰逢小道十二岁时,清净主持到小道家乡去*,看小道有缘,便收了小道做徒弟,与小道起了个道号,叫做慧灵。小道随着师父来至此处,也将有三个春秋了。”
傅月明听着,便笑道:“既如此说,也是你和清静散人的缘法。只是你父亲能为你买替身,想必家中也不是小可人家,竟能舍得你出家?”那慧灵闻说,支支吾吾着。傅月明见状,心里忖度此间必有缘故,也不再问。说话间,三人便行至白云观的后院。
这白云观依山而建,占地极广,广有房屋楼舍,亭台轩馆,院中假山坐落,楼阁矗立,曲折回环,又因后院立于山脚之下,映着满山绿树,甚觉清幽静谧。院中果然种有许多槐树,每株约有合抱粗细,正当开花的时节,一簇簇白花悬于树上,满枝的冰凌玉挂,一派银白世界。傅月明缓步其中,观赏如斯美景,只见霜雪满眼,清香沁肺,不由如痴如醉。
桃红眼见这样多的好槐花,满心只惦记着那槐花炒鸡蛋,向傅月明说了一声,便脚不沾地的跑去摘起槐花来。傅月明瞧着桃红跑走的俏丽背影,不觉也微笑个不住。她自家便信步游走,一面玩赏春景,一面同慧灵说些闲话。
二人说着话,不觉走至一处太湖山石下头,傅月明微觉腿酸便在石墩儿上坐了,向慧灵笑道:“走了好一会儿,我有些口渴,劳烦慧灵师父去倒盅茶来与我,可好?”那慧灵也觉口干,便点头去了,放傅月明一人在这儿。
傅月明独个儿坐着,看了一会儿子景色,今日不是上香的正头日子,道观里没什么香客,此处又是个僻静的所在,更是人迹全无。正在无趣之际,她忽听得身后一阵窸窣脚步声响,便转头望去,却见一名身着宝蓝直裰、发束金带的青年男子,正立在后头,直眉楞眼的望着自己。
那人也是走来此地净手,不妨此处竟然有人,微惊之下张眼望去,却见那是个正当青春妙龄的美貌姑娘。但看她生得一张鹅蛋的脸面,柳眉杏眼,雪肤樱唇,皮色脂光水净,颊上微红,唇角微勾,似带嗔怪,眼眉半弯,如含笑意。一身雨过天晴的素色暗绣莲叶荷花软纱褙子,里头一件织金妆花的高腰襦裙,腰上系着一条秋香色点金汗巾子,虽是身量未足,却已见体格丰艳。两只腕子上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