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姑姑大多数心疼侄子侄女的,绣儿看到心疼坏了。赶紧在牛车上跳下来,用一只脚支撑着身体,把张柳的手包在自己的手里,心疼的问道:“天这么冷,怎么不回屋里等着呢?”
张柳黑溜溜的大眼睛转了转,张柳不想告诉绣儿自己在这等着是想要确认今天绣儿回来会给自己带什么东西。
张柳突然发现绣儿的腿不对劲,张柳就赶忙问:“小姑姑,你的腿怎么了,怎么单脚着地?”绣儿说:“不小心崴到了。”张柳听了小大人一样说:“小姑姑,你怎么就这么不小心呢,以后走路一定要小心。小姑姑我扶你进去。”
张柳才八岁,她有什么力气扶着绣儿啊?绣儿觉得自己的侄女扶着自己的那份心意特别的好,绣儿就假装让张柳扶着,实际上自己一只脚往前蹦。
张柳扶着绣儿,大声的喊:“爹,娘,大伯,大伯娘,小姑姑来了。”这时绣儿的大哥一家子和绣儿的二哥一家子才出屋接绣儿。
绣儿的哥,嫂子一见绣儿怎么还单脚蹦着,不约而同地担心,这到底怎么了,出门子三天怎么就成伤患了。张秦氏就问绣儿:“绣儿,你的腿是怎么回事?”
绣儿只好说:“晚上没看好路,不小心摔了。”张秦氏就去扶着绣儿,张柳只好把扶着绣儿的手放开。
这时的王成正在与张栓和张柱说话,回门礼也在绣儿侄子们的帮助下拿到了屋里。王成将准备好的笔筒,送给绣儿的侄子。
王成做这几个笔筒花费了一番力气,笔筒看上不错。绣儿的侄子在张榆的带领下向王成道谢。王成这才第一次好好地打量绣儿的侄子们。
张榆年龄最长,是绣儿大哥家的孩子,眼睛大而有神,看上去很精神。张榆新年后已经十三岁了,因为读书的原因,小小年纪已经有书生的气质了,给人一种沉稳踏实的感觉。
张杨是绣儿大哥的小儿子,今年十岁,脸上还有婴儿肥,长得虎头虎脑的,努力学着大哥张榆的样子,让人看了就想发笑。
张梧和张松是双胞胎,今年十一,也许是双胞胎的原因,两人长得很像,但都有些单薄,看上去不如张扬长得结实。张梧的眼睛有些细长,长大了会是一副精明像。张松是双胞胎中的弟弟,但是长得个子比张梧稍微高一点。
绣儿送给张秦氏和张曹氏一人一双绣花鞋,又将王成在县城里买的粉色暗花布送给了张柳。张柳很高兴,洗了手一直在那摸着布,生怕别人抢她的。
一家人说说话,不知不就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了。做饭时,张秦氏和张曹氏做饭,根本就用不到绣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